第1191章 天下文膽[第1頁/共5頁]

申時行聽得一驚,六首狀元也就罷了,那本來就是高務實的名譽,可這天下文膽……這話是能隨便定論的嗎?

高務實的這道奏疏實在把幾位閣老驚呆了,在議事堂中麵麵相窺了好一會兒,才聽得申時行輕咳一聲,道:“諸公覺得,這道奏疏我內閣該當如何擬票?”

張學顏與吳兌對視一眼,正要一齊表示附和,誰曉得竟然被另一人搶了先。

許國遊移了一下,冇吭聲,張學顏見了不由悄悄皺眉,然後道:“如許的疏文,內閣怎好擅擬,必定是要交由皇上宸斷的。不過,調度天下事內閣之臣責,如果一遇大事便全無己見,卻也不當,總要拿出個態度。”

為高務實火中取栗,本身卻撈不到多少好處,這如果筆買賣的話,那真是如何看如何虧。

固然高務實與天子乾係特彆,但申時行在這件事上的態度很保守,他以為君臣乾係再密切也竄改不了“君君臣臣”這個究竟。

高務實在這篇疏文裡到底說了些甚麼,乃至於申時行也會如許想?

而如果此中另有一些完整不成器的……高務實表示,天下各家都有不肖之子,這是無可何如的事——換句話說:朝廷不養廢料,你愛死哪去就死哪去,老子這裡冇給你們這些廢料做考慮。

是以高務實提出這些改製體例,不管如何說,都是在承擔龐大的政治風險。

----------

以上這些措置體例,高務實實在搞起來還挺熟諳,因為他宿世深切打仗過近似的事——國企停業買斷。

特彆是,你如許做就不怕激憤天下宗藩,最後鬨出個甚麼“七國之亂”來?

他本來想,許國身為實學派名義上的魁首,剛纔既然不說話,那隻怕是高務實連這麼大的事也冇和他商討,貳內心多數非常不歡暢,以是纔會不表態,是以本身這一問之下,許國恐怕就會說出一些他申元輔愛聽的話來。

並且宗室題目實在比國企虧損題目更嚴峻,因為那國企就算再如何虧,起碼產品還是有的,隻是資不抵債、產品滯銷之類的費事很大。

這就短長了,因為言官是“不以言定罪”的,而朝廷大員反倒冇有如許的“虐待”。

隻要天子還是是天子,高務實還是是臣,那天子的逆鱗就仍然是不能碰的。

不過,他終究還是冇有出言反對,因為他也曉得,以高務實的身份職位說出這些話來,那真是勇氣可嘉。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