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挖角應節(下)[第1頁/共3頁]

他便照這個思路跟劉顯提了一句,並且道:“我等便說劉將軍借我三慎園仆人壯奴以及丁壯兩千餘人前去征剿百裡峽,百裡峽眾匪畏將軍神威,不敢相抗,拱手投誠。因將軍乃借我家奴仆人得勝,百裡峽昂首以後,遂投入我三慎園門下,將軍覺得如何?”

以是不能對劉應節說盜賊已被剿除。

曹淦見高務實說得誠心,深吸一口氣,道:“少爺,小的聽聞新政高氏乃百年士族,文範傳家,數代為官……特彆,特彆這個,族中文風極佳,小的就是想……”

高務實細細考慮,若能與劉應節加強乾係當然是功德,畢竟劉應節是個很有目光和才氣的人,小我操守也冇有甚麼題目,遵循高拱的風俗,辦事選官當以有能者居之。並且,如果冇有不測,劉應節很快就會跟戚繼光搭班子,把薊遼防務運營得安如盤石。

更何況,高字大旗的背後另有一麵張字大旗,張家在買賣場上那但是跺頓腳北地亂顫的絕對豪強,有了張家的麵子,起碼方纔高務實承諾他的那些湖絲蘇繡之類的好貨,就不消愁找不到來路了。

但百裡峽之事的費事在於如何和劉應節提及,若說是劉顯和本身偶爾相遇而同時遭襲,然後兩邊合兵一處剿了百裡峽盜賊,則起碼有兩個費事。

高務實冇說話,隻是轉頭朝曹淦望去。

其一是百裡峽可謂北地巨寇,在京畿、宣府縱橫多年,如果被他們二人帶些仆人就滅了,劉應節麵上便不多數雅——他身為順天巡撫都冇有剿除這夥盜賊,你們兩個管閒事的竟然摟草打兔子順手就乾掉了,這豈不是在說他劉撫台屍位素餐?

曹淦之前孤身一人,隻要個不成器的弟弟,熱血上頭甚麼事都敢乾,打不了帶著弟弟一跑了之。眼下卻不可了,不但娶了妻、生了子,老婆孃家這邊還帶著一大幫子忠心耿耿的部屬,他又豈能扔下不管不顧?

其二是你們既然說剿除了巨寇,則殺敵首級安在,俘獲盜賊安在?盜賊餘寇是逃散了,還是如何樣了?這些事情可不能空口口語,都得給個交代才行。但高務實不成能給這個交代——都被他本身一口吞下去了,還如何交代?

而實際環境高務實也能猜到:本身曹淦固然氣力不弱,但因為其“主業”是出關販馬而不是打家劫舍,劉應節要麼不甚在乎,要麼也能夠是洞悉了宣府邊軍和曹淦之間的乾係,不想出頭獲咎友軍。要曉得,劉應節這個順天巡撫到底不是順天府尹,他的首要職責實在是“備虜”,也就是賣力京畿防務,剿匪之事固然也能管,但絕非首要職守,倘若因為剿匪惹得相鄰的宣府邊軍不快,將來萬一京畿有事而宣府不肯來援,到時候又要扯皮,那就因小失大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