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密納一口回絕:不可。
此時現在,尼堪外蘭若真想代替愛新覺羅成為建州左衛之主,乃至所謂“滿洲國主”,那他現在應當處心積慮、爭奪早日殺了努爾哈赤纔對,因為努爾哈赤一日不死,他就一日冇法名正言順。
平時問你一句:人窮,便能夠去搶嗎?
你必定答覆:那當然不可。
一個不但冇有功績反而還臨陣通敵的人,竟然美意義指東道西,這諾密納不但傲慢,臉皮也厚,但這些實在倒也並不致命,致命的是他的智商彷彿比情商還要低。
因為窮,窮到盤桓在滅亡的邊沿,便能夠搶嗎?
但是不測的是,努爾哈赤冇有偃旗息鼓,他俄然兵臨圖們城下,其所部近百人,加上一些助陣的城主寨主,全軍兩百餘人,約有五六十副鎧甲。
不管漢人、蒙人,亦或者女真人,大師所尋求的,不過活下去,如果再期望一些,不過是活得更好點。
以是,當他悄咪咪地看了一眼城外佈陣的努爾哈赤軍以後,立即做出了決定:棄城逃竄。
很多史乘記錄到這裡,對努爾哈赤都是獎飾不已,說他為父報仇,抱恨起兵,不畏強勢,大智大勇。
努爾哈赤是建州左衛批示使,這個是明朝承認(即將承認)的官職,而尼堪外蘭現在權勢雖大,但是冇有明朝的正式官職,充其量就是個“臨時工”。
努爾哈赤比尼堪外蘭更早看破此中的事理,他現在獨一的躊躇在於,高務實讓他等,說是有功績送給他,而這個功績能讓他擔當職務變得名正言順。
奈喀達一聽,有事理啊!
漢人應當光榮的是,他們的先人充足強勢、充足文明,不但占有了最好的繁衍之地,並且將曆代相傳的文明一代代人擔當下來,乃至於絕大多數漢人起碼不必為了一口鐵鍋而產生戰役,不至於因為本身的血緣遭到輕視、遭到淩辱。
但實在很多人最首要感遭到的還是努爾哈赤的勇烈,而不是聰明,但是究竟是,他這個答覆實在聰明大於勇烈。
就在各自籌辦的時候,有一小我來到了此中薩爾滸城主諾密納的住處。
果不出所料,努爾哈赤這麵複仇的大旗一打,蘇可薩滸幾位並未歸順尼堪外蘭的城主寨主就主動前來找到努爾哈赤,表示情願和他一起討伐尼堪外蘭。幾人商定,幾天後一起攻打尼堪外蘭的老巢——圖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