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道:“還請總戎忍耐一二,等待經略大人的雄師前來。”
柳成龍道:“林經略的大恩,我們生生世世毫不會健忘!”
吳惟忠躬身道:“勞經略大人顧慮,末將傷情已是無事,能上得馬,殺得了倭寇!”
劉黃裳道:“屯兵之事利於兩國,而無一害,隻是在於朝鮮君臣高低心甘甘心。經略大人不忍相強,本是意在將來兩國相互攙扶,但是朝鮮連這要求也不答允,而經略大人卻冒著方命之事,挽救貴國百姓,敢問貴國高低對得起經略大人的交誼嗎?柳相一心一意為國度馳驅固值得佩服,但可有想到經略大人的處境一二嗎?我本不該多言,但實在是不吐不快,還請柳相包涵。”
小西行長聞言神采一凜,心想方纔使者確切是這個表示。
林延潮聞言大笑道:“老將軍真是老當益壯啊!”
正說話之間,一名外罩陣羽織,內著黑紅鎧甲的二十歲擺佈男人走進了軍帳:“小西,加藤,攻打晉州城籌辦得如何了?”
加藤清正冷哼一聲,宇喜多秀家出聲道:“我們是來把握朝鮮,以及的天下的,明軍救與不救,我們都要攻陷晉州城,以洗刷上一次細川在晉州城下所遭到的熱誠。晉州城必須屠滅!”
林延潮沉默半響,然後道:“一世感激的大恩,那倒是不必了,至於之前的事本部也不想再行指責,但本部來朝,意在屯兵義州……”
劉綎點了點頭道:“這恰是我軍的良機!乘著倭軍攻城之計,從後掩殺!”
加藤清正嘲笑道:“小西殿下看來不甚明白明朝的權勢。明朝外強中乾,已是深深腐朽了。故而太閣定下移吾朝民風於四百州,施帝都政化於億萬斯年者的大計,朝鮮不過是跳板,明廷纔是我等之目標!”
林延潮笑著攙扶起吳惟忠來道:“老將軍彆來無恙。聽聞你在攻打平壤城牡丹峰時胸口中了倭人一槍,不知傷情如何?”
而次日位於星洲的劉綎部大營裡,昨日出使倭軍大營的使者已是返回。
“我覺得最多一萬,且地借大明屯紮二十年,或者三十年……等倭人退去……”
劉綎入朝這幾個月也冇閒著不但厲兵秣馬,還從明軍的倭寇的俘虜中,遴選出一支人馬來,配以緝獲的倭寇鐵炮,編組出一支兩百人的倭軍鳥銃隊,隨便完成了他集郵的愛好。
徐光啟點了點頭道:“經略大人叮嚀,要我們表示出氣憤卻不敢出兵態度,然後將粉碎和議挑起大戰的罪惡都落在倭軍的身上,看來你辦得很好,此去有無看出倭軍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