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拿起從遼東帶來的烈酒,你一口我一口的對飲起來。
“如何?”
說完李如鬆一揮披風道:“多謝了,此情李某記在心底。”
林延潮道:“聽聞朝鮮一貫久慕我朝文明,又一貫以小國事大國,現在又求著我們,禮數當然要到。”
李德馨聞言垂淚道:“聽聞新任經略大人早有言和之意!看來國事已經冇法挽回了,我朝鮮數十萬百姓也是枉死於倭人的刀下了。”
林延潮到達宣川浦時順道登上了皮島觀察了,看看將來有無編製作屯墾駐軍之所。
李如柏苦笑道:“兄長,你說我們現在像不像嶽武穆,明顯能夠打贏,但朝廷十二道金牌催我們回師,而阿誰奸臣就是......就是總督大人!”
林延潮點點頭道:“此事你們辦得很好,那麼宋都憲的意義是要和談還是要戰?”
皮島又稱作椵島,他與鴨綠江的獐子島、鹿島成鼎足之勢。而從登州至皮島,再到宣川浦這條海路,傳聞是由漢朝時樓船將軍楊仆所開。
“這麼遲了,李德馨來何為麼?”
船靠近後海員扔出抓竿將兩艘船靠在一起,朝鮮船隻拿出梯子供對方登至林延潮的座船上。
隻要他能附和此事,那麼朝鮮八道光複有望!國度就保住了。
於仕廉道:“門生就從平壤之戰開端提及,當時平壤之戰,南軍北軍爭功,全因破城之前,李提督言破城不以割首級而論軍功,故而南兵死戰以後都冇有割首級,但是北軍後至卻割了首級,李提督敘功時又將首級敘功重新提出,此引發了南軍將士的不滿!”
於仕廉道:“回稟恩師,說是一言難儘,但實在是山窮水儘!”
梅侃則道:“我看是不但如此,另有經略大人的文名所至。我曾聽到朝鮮發賣的海商說朝鮮高低無人不知經略大人的三元之名,大人的文章是朝鮮兩班貴戚必讀的。”
林延潮心知事情冇有這麼簡樸,因而道:“你隨我到船艙來發言!”
林延潮點點頭道:“我明白了,以是李提督是主戰的對嗎?”
林延潮道:“哦?宋督憲呢?”
“此事兩邊雖有反麵,但畢竟冇有撕破臉,厥後李提督寒舍南兵率輕騎**碧蹄館倒是不堪。南兵言北兵輕兵冒進,北兵又言南兵救濟不力,兩邊幾又起了大牴觸。”
“那有甚麼體例?上麵的文官要言和,說不定皇上也是這個意義。”
於仕廉道:“都憲本來也是但願一戰而克,但現在看下去有遲延至僵局的能夠,以是心底怕是要和談的籌算多一些,但都憲冇有與我們,也冇有在軍中道出,看來還是有些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