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第1頁/共3頁]

清丈田畝之事,林延潮對張居恰是支撐和佩服的。如果真要林延潮建言,他能夠會與張居正建議,與其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張居正問:“依你之見清丈田畝乃是十全良法了?”

林延潮道:“清丈八例每一例都可成法律典章,但下官敢問中堂一句,這些法律典章,百姓聽得懂嗎?”

林延潮持續道:“桑弘羊曾言,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清丈田畝之法,不消向百姓多征一文錢,卻可不加賦而上用足,故而此乃良法。”

“比如這清丈八例所雲,如這一句明清丈之例,謂額失者丈,全者免。讓任何一蒙童來讀,都能讀懂此中之字,但清丈八例中到底說了甚麼他們卻不知。政令之事既達之百姓,詞能達意就好,如果百姓能看懂清丈八例上每一條寫甚麼,自也不會被豪右矇蔽了,如此自會擁戴政令在處所實施,如此清丈之事,也當事半功倍。”

聽林延潮這麼說,張居正心底不快,臉上卻道:“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你不要顧忌,固然與本閣部直言。”

“宗海這一番話,有見地,吾有所得,有所得!”張居正神采飛揚。

“天子製詔,乃律令下者,上對下告之。朝廷的律令發至處所州縣,縣令佈告鄉老裡長。清丈田畝惠及百姓,卻不惠及豪右,可鄉老裡長多乃處所豪右,對於清丈之事陽奉陰違,如果再由他們向百姓告之,必曲解其意,乃至勾引煽動黔黎,如此朝廷政令,就冇法上通下達了。”

張居正道:“你感覺如何?”

林延潮點點頭道:“既是如此下官就直言了,下官記得戶部製定清丈田畝八例,以之推行天下,公佈各路吧!”

林延潮進一步道:“中堂,凡是天子綸音,由內廷將詔旨收回,傳之六部,六部傳至督撫,督撫傳府,府傳縣,縣再明示鄉老裡長,最後本朝法律典章,是由鄉老裡善於申明亭向百姓告之。”

張居正還是淡淡地讚成道:“宗海,能有此見也算可貴。”

“下官打一個比方,佳耦家裡有二子,宗子家不足財,卻不肯扶養父母,次子家中貧困,於父母扶養卻有求必應。但佳耦偏疼宗子,隻問次子要錢,如此能夠嗎?當然不成,這換個平常百姓都曉得的事理。”

張居正沉默,似想到林延潮話中所指。

林延潮道:“口語所雲當然是好,但平常地頭百姓仍能不解,需舉幾個貼切身邊例子纔好。”

但在張居正麵前,林延潮不能這麼說。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