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明山言下之意,想借三人來讓本身交友河南左佈政使龔大器。龔大器乃一省的二把手,從二品大員,掌管一省賦稅,如果與龔大器交好,林延潮在河南的宦海走得會順很多。
這曾乾亨也是萬曆五年時中了進士,與朝堂上的李植,江東之不但同年,更是同氣連枝,一個鼻孔裡出聲的人。
河南道巡按禦史曾乾亨走出了肩輿,公署門前早有官吏上前驅逐道:“曾巡按,河督在衙內恭候多時了。”
要曉得十三道禦史在京為言官,在外就是欽差。
當初朝堂倒張時,他曾上《刁滑大臣鄙棄公論乞賜罷斥以君子心疏》彈劾張居正,立下赫赫軍功,堪為禦史台裡的猛人。
丘明山知林延潮的心機,當下順著意道:“東翁這一次雖不得河道衙門那卓異,但河台看在申閣老的麵子上,也不會難堪東翁。反而東翁若決計交好袁家三兄弟,反而會被宦海上人說決計湊趣龔方伯。”
曾乾亨入內後拜見李子華口稱恩師,本來是李子華是曾乾亨府試座主。
林延潮與丘明山對視一眼後問道:“那賈貼書有何體例教一教本官?”
巡按禦史權力有多大?
申時行說,當初皇極門前百官勸諫,清理張居正一事已是告一段落了,陛下你都下旨,說過不再究查此事了。丁此呂現在又重新挑起此事,那是詭計大大的,臣恐今後如許的讒言接踵而至,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啊。
林延潮道:“那是當然。”
這河道衙門乃正二品衙門,聽起來一副官吏浩繁的模樣,但實際上朝廷真正任命的隻要河道總督一人。河道之事,總理山東,河南,南直隸數省,河道上麵官員屬吏,河道總督必須親身征辟。
“恩師遠在京師,我也不能事事打著他招牌行事。眼下河道那邊我已是獲咎了,藩司這邊可不能再有失。袁家兄弟你好生歡迎,得空了我再與他們吃頓飯。”
李子華與曾乾亨料起朝廷邇來局勢。待聽聞科道交相彈劾申時行時,李子華略有所思。
說到這裡,賈貼書看了一眼林延潮神采,見他涓滴不為所動又道。
要曉得巡按禦史不過正七品,而巡撫是正三品,二人同屬都察院,按事理來講應是上下級。
李子華點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
賈貼書不知林延潮用青苗法及以工待賑,官方不但冇有牢騷,老百姓還儘得其利。
丘明山則是目光閃閃,待黃越走後,丘明山對林延潮道:“東翁昨日有三名來自公安袁家後輩來訪,我讓他們縣裡的寅賓館住下。部屬探聽過了,他們乃左佈政使龔大器的外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