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坐在上首,雙手虛壓,“諸位不必多禮,請坐。”
見世人都低著頭不說話,陳雨也不急,慢悠悠地說:“既然都不吭聲,本官就當你們默許了。遵循朝廷的軌製,這些屯田本不屬於你們,而是千戶所的資產,本該無償回收……”
“有償回收?”軍官們麵麵相覷,這麼新奇的詞還是第一次聞聲。
這些屯田的產出,與私鹽所得相差彷彿,和海貿罰銀的支出比擬更是微不敷道,但地盤倒是節製軍隊最有效的東西之一。隻要把這些屯田收回以後,再遵循軍功和官職重新分派下去,那麼這支軍隊與本身的人身憑藉乾係,會大大加強。換句話說,用地盤調換軍隊的虔誠,在吃飽飯為第一名的當代社會,這比甚麼反動實際、民族大義洗腦都管用。
陳雨心想,難怪膽量這麼大,本來矜持有個仕進的叔叔撐腰。不過正三品的衛批示同知他都能掀翻,又如何會怕戔戔一個縣丞?
不過遐想到對方有個做縣丞的叔叔,也就能說得通了。必然是他叔叔操縱權柄,違背朝廷的規定,操縱軍田被侵犯時候太久的特性,鑽了空子,當作民田辦了田單。這些被侵犯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的軍田都是一筆胡塗賬,短時候很難說得清楚。
“對,有償回收。”陳雨解釋道,“簡樸來講,就是由千戶所出麵,遵循時價收回諸位手中的地步,價款以現銀付出,一文錢也不會少,童叟無欺。如許一來,本官就有地供應軍戶們耕作,諸位也得了現銀,是共贏的局麵。諸位感覺這個發起如何?”
很多軍官聞言都鬆了一口氣。如果是遵循時價回收,固然還是心不甘情不肯,但是總比空口白牙要歸去好很多,幾十上百畝的地步,換算成沉甸甸的現銀,也算是有個安撫了。
陳雨讚成道:“這位問得非常好。當然不是同一訂價,本官會找來熟行的人評價諸位的田產,遵循肥饒或瘠薄的程度訂價,包管不會讓諸位虧損。”
孫留對勁地舉頭答覆:“都有縣衙簽發的田單,叨教大人可要過目?”
有人麻著膽量站起來,問:“千戶大人,我們的這些田有旱田,也有水澆地,地段不一樣、肥饒程度也不一樣,不好一刀切定個均價吧?”
世人惴惴不安地坐下,大多隻敢坐了半邊屁股。
世人從速答覆:“請千戶大人示下。”
陳雨緩緩地說:“剛纔本官讓人翻看了魚鱗黃冊,顛末統計測算,千戶所原有軍田一千二百六十七畝,加上曆朝曆代連續開墾的新田,總數為二千一百二十八畝。遵循端方,這些田是要分給千戶所的軍戶,按丁配田,征收‘屯田籽粒’,但是因為各種啟事,這些田連續落到了諸位和文登縣一些達官朱紫的手中,代為辦理。不曉得本官所說,是否失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