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籌備報紙[第1頁/共3頁]

朱由校記得後代應當是用的鉛活字,就扣問可否用鉛活字來印刷,徐光啟則答覆確切傳聞過鉛活字,好象在常州一帶有人用過,至於到底如何,本身也不是很清楚。

這讓朱由校獵奇心大起,通過這幾句話腦補了一會,不得方法。因而唆使魏忠賢,讓東廠細心查一下李三才的支出環境。並周到監督楊漣等東林黨人,最好是能派人潛入他的家中,彙集環境,將這事查個水落石出。

“週報現可分為四版,一曰聖旨,二曰時政,三曰軍政,四曰議政。先可用雕版之法,免費發於各部各州縣官衙,其彆人則需求免費才行。”

“微臣覺得,陛下口含天憲,言出法隨,彆人敢對聖旨有微詞,便可視為無君無父,天下可共誅之。”

天子下旨:禮部下設一報館,由禮部郎中鮑應鼇任報館總編,召天下精於印刷之術者,辦理大明週報,以讓天下人知天下事,讓天下人議天下事也。

“所謂週報之周,指的是一按光陰發行一次,視印刷環境,當今能夠半月或是一旬方能發一次,今後可變成五日一發乃至一日一發。”

楊漣,左光鬥也持相同意見,朱由校想,實在不過是不想讓武人職位上升罷了。因而笑道:“為國捐軀者不能獲得應有的尊敬和朝廷的嘉獎,不能得饗血食,誰還肯為國死戰?禮部擇一吉地建忠烈祠,於祠外列一長道,道旁列投敵之將,列其姓名籍貫並其父名諱。讓人曉得,這等逆臣是何人所生。至於畏敵不敢戰者,則賜與一次機遇將功補過,如有再犯,與投敵之將同列,隻不示其父之名諱。”

“鮑卿不明,在朕料想當中。今有邸報,隻能讓各部各處官員知朝廷之意向,朕以為可否辦一週報,發行天下,讓天下人均能知朝廷之事且能議朝廷之事,數量現不牢固,須視印刷之術及訂報之數量而定。”

“微臣謝過皇上,聖明無過天子。”聽到由內帑付出所需用度,鮑郎中非常歡暢。戶部的環境不大妙大師都曉得,現在這個大明週報一聽就曉得是個費錢多的事,天子情願用內帑來開支,讓我們鮑郎中也忍不住拍了天子一下。

“蒙陛下信賴,命微臣主管大明週報一事,然微臣才疏學淺,不明何為週報,如何辦理,還請陛下明示。”

鮑應鼇是南直隸人,現任禮部祠祭司郎中,據徐光啟所言,其人公道廉潔,是個好官。最首要的是他是個搞實事的人。聖旨即下,他立即進宮見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