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林丹汗隻能把滿腔的肝火都壓在肚子裡,直到一個不成思議的動靜傳過來:“甚麼,蘇泰皇皇也帶著他的斡耳朵跑去投奔海北賊了!”
這對於林丹汗的威望是一個極大的打擊,在聽到這個動靜以後很多蒙古貴族已經想到最難辦的一個題目,那就是即便能收留到兩三千騎的殘部,林丹汗所部如何樣才氣返回察哈爾故地!
彆人做出如許的承諾大師或許以為是開打趣,但是柳鵬柳督撫是傳說中“一諾萬金,萬金一諾”的傳怪傑物,他敢做出如許的承諾天然有絕對的掌控,是以投奔柳鵬的蒙古貴族越來越多,並且現在連察哈爾本部六萬戶都有人跑去投奔海北軍。
這是一個完整料想以外的動靜,林丹汗本來覺得蘇泰皇後對於本身的冇有甚麼牢騷,但是實在冇想到本身的這位第三皇後竟然會在這個時候丟棄本身。
而壞動靜倒是一個接著一個,不是某個察哈爾部落陣前投降了海北鎮,就是某個喀爾喀部族把本身靠近的部族都拉走了,現在乃至連察哈爾本部都被海北鎮拉走了很多人。
固然蒙前人向來是遊牧民族,都有著馬背上的一身好本領,但是大師對於衝破數萬大金軍的重重堵截毫無信心,一些察哈爾的部落首級已經開端竊保私語起來。
是以此次與大金國締盟並出兵朝鮮的決策是林丹汗與身邊少數人頂著極大的壓力做出來的,如果此次進軍朝鮮大獲全勝,察哈爾的這些蒙古貴族天然無話可說。
對於林丹汗來講,這是最傷害的信號,畢竟察哈爾本部六萬戶是林丹汗的起家本錢,他們如果投奔了海北鎮,那麼林丹汗就冇有了任何安身之地,到了現在林丹汗纔想起了本身的諸位皇後:“八大斡耳朵如何樣了!”
要曉得此次林丹汗與大金國締盟入朝以後,他們但是穿越了全部大金國的國土纔來到朝鮮,這但是數千裡的悠遠路程,但是現在大金國與林丹汗既然已經反目成仇,大師就不曉得如何從大金國的重重堵截、追殺當中突圍歸去,沿路不曉得有多少仇敵與他們的堅毅堡壘。
但是現在此次出兵朝鮮倒是通盤失利,林丹汗身邊隻剩下了一千餘騎,並且大師感覺即便能收留一部分在海北軍與後金軍追剿當中幸運逃出世天的部落,最後能收留到兩三千騎已經是極限了。
另有一部分察哈爾貴族倒是跑去投奔了阿敏與鑲藍旗,固然大金軍已經跟察哈反目成仇,現在現在到處攻擊察哈爾的馬隊,但這也是他們最好的機遇,隻要他們能抓住此次機遇,就少不了功名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