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工商業[第1頁/共4頁]

然後在南日島按照南邊的需求,將貨色重新調配裝船,發往廣東或者澳門以及馬尼拉一帶買賣。

而富強源固然暗中是海狼的財產,但是明麵上很少人曉得富強源的實在秘聞,李宜披著一件合法的外套,替海狼辦事,使得海狼獲得了一個合法的出貨的路子,同時還獲得了一個相稱不錯的諜報收集,操縱富強源在陸上替海狼彙集各種處所和官方的動靜。

為此也有很多商賈,試圖探聽富強源這些玻璃成品的來路,富強源從內到外分歧的口徑都是說這類東西,是從萬裡以外的一個叫澳島國的處所運來的,那邊的工匠長於製作這類東西,富強源偶然間和他們建立了聯絡,才從他們手中拿到了這類貨色。

但是這類虛無的事情,他們哪兒去找澳島國的販子呀!以是這些試圖分一杯羹的商賈終究破鈔重金,也未能探聽到澳島國在甚麼處所,澳島國的商船在甚麼處所,更不要說找到澳島國的販子了!終究也不過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無可何如的作罷拉倒。

彆的香皂這類新型商品,在通過富強源不竭的炒作和鼓吹以後,垂垂的也開端為人所知,一樣也被當作貢品送到了北方的京師,再加上富強源決計的惜貨不售,使得市場上構成了這類東西絕對是好東西的觀點,代價已經不是首要的元素了,隻要能拿到貨就算是燒高香了。

海上的貿易活動利潤非常可觀,一石產自江浙的生絲,購入的代價不過是四十到五十兩銀子,乃至於能夠低到二三十兩銀子,但是一旦販運到馬尼拉的話,生絲一石便能夠賣到一百兩乃至於一百二十兩銀子。

極少有人曉得,這類流光溢彩的玻璃成品竟然就是在近在天涯的南日島上出產出來的,如果如許的話,估摸著有商賈早就鼓勵著官府,出兵打擊南日島,來篡奪這類出產技術了。

以是僅憑著這兩項拳頭產品,於孝天在天啟四年當中,賺取到的銀錢就數不堪數,現現在乃至傳聞連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乃至於荷蘭人都聽聞了富強源的玻璃成品和香皂,開端主動探聽,想要也購入一些,運回到歐洲發大財去。

總之富強源憑著這兩樣俏手貨,現現在在福州乃至是全部南邊很多處所,都名聲大噪,引得很多報酬之側目。

玻璃成品倒是對歐洲人來講不算是太希奇的東西,畢竟突尼斯和法國現在也都會出產,並且玻璃成品易碎,不太合適長途運輸,但是香皂這類新奇玩意兒,卻絕對是新奇貨,並且運輸也很便利,隻要不泡水內裡,裝入到健壯的盒子當中,摔不碎擠不爛,運多遠都冇題目。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