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報國寺(下)[第1頁/共3頁]

說完方知縣便揮揮袖子,帶著侍從分開了報國寺,隻留下四名衙役持續在此監督,免得那性閒法師又消逝跑路。

方知縣歎道:“看來你們師徒之間++相處不錯,孰料這性閒法師竟然是東朝聖母的幼弟,這多年來你也想不到罷!隻是性閒法師向佛之心堅執,不肯再沾惹塵凡,聖母欲相認而不得,為之何如。”

老衲人更胡塗了,莫非這方知縣想叫報國寺設卡收稅?那可真是阿彌了個陀佛!佛祖在上。乾還是不乾?

聽到這裡,圓通老衲人固然冇有說話,但也忍不住悄悄歎口氣。方應物一邊感慨,一邊冇忘了察言觀色。見此暗想,彷彿有門兒!

送施主一夜歡樂高興?一想到這句話,方應物便氣得牙癢癢,這也叫酬謝?有信奉的削髮人精力天下自成封閉體係,用他們本身的邏輯抵賴起來就是個死循環,平常人底子插不出來。

婁天化一邊記下,一邊憂心忡忡的說:“東主籌算翻修寺廟麼?設法是好的,但縣庫裡冇這份餘錢了。”

圓通老衲人一時語塞。當初靖難時北平城外兵荒馬亂、十室九空,厥後兵事結束。上一代老方丈隨便在村居田間尋了塊空位建起寺廟。先來先得,又未曾買賣過,也冇占了彆人處所,哪有甚麼地契?

方應物揮揮手道:“曉得了!這就為你做主,你先去將在衙的差役都點齊堆積起來!”(未完待續。。)

如此方應物彷彿拉起家常,循循善誘的問道:“貴寺是何時所建?是如何建起來的?”

老衲人氣得直顫抖,詰責道:“施主!這如何能夠?”

婁天化聞言的確比圓通方丈還要吃驚,出聲叫道:“這使不得!太後的幼弟不是在廟裡麼?東主為何明知山有虎方向虎山行?”

“性閒法師是如何來到貴寺的?”方知縣饒有興趣的問道。

這老方丈法號圓通,聽到縣太爺扣問,很殷勤的答道:“十年前,性閒沉痾纏身,倒在本寺門前。老衲於心不忍,便抬了他進殿,而後我佛庇佑,叫他全好了。如此性閒誠懇拜在老衲座下,在本寺為僧。”

方應物冇有在乎老衲人的態度,自顧自道:“據本官眼中所看,貴寺地處宣武門外。靠近要道,南邊直隸、西邊山西的商旅之人從陸路入京,少不得也要從中間過路。”

方應物漫不經心的問道:“荒漠當中重修?可有田宅地契否?”

圓通老衲人本來也算是老於油滑的人,但現在也完整胡塗了,渾然不明縣太爺到底想說甚麼?這話題也太跳脫了罷?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