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出不了門,屠滽回到坐位,和薛倫掰扯了起來。

文華殿比闤闠還熱烈。你方還未唱罷,我方已經退場。拿著話筒辯論的聲音,通過擴音喇叭傳出厚厚的宮牆。文華殿外便是東華門。宮裡很多人在東華門探頭探腦聽八卦。仁壽宮裡的皇太後都被轟動。皇太後想召見朱壽,傳話的公公入不了文華殿大門。

“你在誰麵前稱老子呢?”英國公冷著臉問。

坐在一旁直打打盹的魯王求之不得,向朱壽告彆。晉王和淮王也撐不住,讓年青的蜀王待著,他們先行辭職。

軍機處建立後,兵部官員有一半屬於武官。兵部尚書未有定論,可文可武。

“薛倫你喊甚麼喊,你對老夫有定見!”馬文升雙眼一瞪。

這下可把皇太後急壞了。

尹旻聽屠滽把本日的事報告了一遍。他哈哈一笑:“老夫致仕多年,對朝政一無所知。不過既然隻是提出暫代軍機處大臣的人選,多多益善又有何妨?”

朱壽嘿嘿直笑。顛末這一次,如果文武官員還能抱團,他就不是朱壽了。

南京兵部尚書陳壽固然是軍戶出身,曾代兄駐守遼東,倒是實打實的進士。並且陳壽還是大明朝第一名考取舉人的軍戶後輩。李東陽少年時以他為目標,從而走向了科舉入閣的門路。

世人犯嘀咕。難堪太子殿下?到底是誰難堪誰?

“哦?”朱壽挑挑眉,嘴角勾起,閃過一抹諷刺。“幾位侯爺、伯爺不平哪位暫代軍機處大臣?”

“天氣不晚了,諸位大人也該回家安息,明日另有很多朝政需求會商。請閣老們擬旨。”朱壽對屠滽說。

朱壽深深打量麵前的老臣。千大哥狐狸,估計早就看破了他的把戲。這個發起正和他的情意。三人組閣輕易抱團,人數多了便不好說。軍機處、內閣設置七人,是他幾次考慮後決定的人數。

南京兵部尚書陳壽、馬文升、陝西總兵官彭清、陝西巡撫許進、成國公朱輔、定西侯蔣驥、惠安伯張偉。

“殿下,我等不平!”薛倫、譚祐等勳貴單膝下跪。

“你們想造反?!”英國公一腳踹在新寧伯譚祐的屁股上。

薛倫攔住了屠滽回集義殿的路:“殿下,本日議事文官們耍賴!他們一會兒議論糧種,一會兒議論農科、治農官的。時候都是被他們疲塌掉的。不可,我們要再商討商討。”

老一輩的勳貴離世後,勳貴們一代不如一代。除了英國公、保國公少數幾位,能堪大用的人未幾。有在大同不敢出城抵當韃靼的平江伯,也有在雲南侵犯田產的安遠侯,就是冇打敗仗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