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求見的工部尚書曾鑒把他從難堪中挽救出來。
“殿下,這是棋盤街的打算圖紙。”曾鑒陰著臉翻開圖紙讓朱壽查對。
李東陽好脾氣地把話反覆第三遍:“殿下很利落地承諾了。殿下說一不二,絕對不會信口開河。”
曾鑒出了門拐到隔壁的集義殿,找李東陽李閣老想體例。
李東陽剛開解好謝遷,轉頭就聽到曾鑒的求救聲。
高太淑妃擔憂地問鎮靜後:“順義的婚事不會再有幾次了吧?”
李東陽把書聖王羲之的《瞻近帖》放在集義殿,引得前來觀光的人絡繹不斷。
“但願如此。”高太淑妃勉強笑了笑。
謝遷再也冇法掩耳盜鈴。
“如何能夠!”謝遷趕緊表態,“鄙人深受陛下和娘孃的看重。怎會做出刺殺太子的事!何況江南流失地盤的百姓越來越多,局勢日趨嚴峻,朝廷遲早要想對策。”
朱壽俄然感覺牙疼。
掃了眼圖紙,謝遷憐憫地說,“曾大人千萬不要在太子表情不好的時候求見。”
“李公,殿下部下《腐敗上河圖》後真的承諾不究查徐家的費事嗎?”謝遷第三次發問。
鎮靜後也想到了高價賞格的事。鳳目在坤寧宮的宮女、寺人臉上掃視。福泰的衣服上被人撒下毒物試圖暗害太子,下毒之人用心險惡!隻抓了幾個小宮女,背後必然另有彆人。
“李閣老可要幫幫我們工部呐!”曾鑒拿著圖紙唉聲感喟。
《大明皇家日報》連篇報導江南女子贏利養家的訊息,江南人成為茶前飯後諷刺的工具。有很多人分解這一征象背後的深意,點明江南士紳官商聯手兼併地盤兼的本相。江南官員飽受言論的壓力。
李東陽察看謝遷臉上纖細的神采,算是信賴了他的話。李東陽提點:“陛下的萬壽節快到了,太子想把畫當壽禮呈上。於喬與其把《五牛圖》送給太子招人思疑,不如在萬壽節時送給陛下。太子隻聽陛下一人的話。”
“百姓是最敬愛的人。”朱壽嗬嗬一笑。如果冇有他的人在暗中鼓勵百姓集會,又在集會時保持次序,那裡能形成那種震驚民氣的場麵。
宮裡下毒之人會是誰呢?
曾鑒憋紅了臉。彆覺得他不曉得,熟行廠的骨乾都是被官員們踢出去的傳奉官。讓他們看不起的傳奉官給大師上課,豈不是找人打臉?
太子不高興的時候,必然會讓彆人比他更不高興。冇見太子監國後,京師的紈絝後輩低調了很多。就怕政務纏身的太子遷怒他們。瞧瞧被太子弄到河套的勳貴後輩,各個忙成陀螺。京師隻留下他們的傳說,極難見到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