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窮 (第四更)[第1頁/共3頁]

前年劉大夏清查宣府軍屯,嚇得不敢接辦兵部清算武備,一心去官回家。藏匿田畝是每個朝代繞不開的話題。從皇親、勳貴、文武百官到鄉紳百姓各種人都有,清查田畝的官員不但會寸步難行,還會有生命傷害。

“天子說那裡的話!先帝如有在天之靈,定會對勁。”太皇太後笑眯眯地說。

室第、地步、商店、妻兒、妾室、俸祿、平常花消、後代聘禮、嫁奩等等用清楚的數字列舉。與之對比的則是他們當禦史前的產業。

清查田稅,還是南直隸!林廷玉如墜冰窖。

“是啊,若三者能被大力推行,大明何至於無糧,需求太皇太後節衣縮食。”弘治帝慚愧難當,“朕定當清算吏治,讓各位皇親衣食無憂。”

遼王不信:“若每畝數十石,大明怎會無糧。”

“番薯、土豆均勻畝產十石。細心打理,每畝數十石都有能夠。”弘治帝死力為兒子正名。

“言官,專糾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為天子耳目風紀。所幸有未公道,亦當切諫,物有所顧避。然世風日下,民氣不古。言官腐朽脫變,趨炎附勢,為達目標不吝吵嘴倒置……”靜坐的士子目瞪口呆地看著傳單上列舉的證據。

大明官吏俸祿昂貴,貪汙納賄環境眾多。程敏政會被抓住錯處罷官,是因為在會試期間,接管徐徑的潤筆費撰寫墓誌銘。若查貪腐,一查一個準。禦史們身上也潔淨不到那裡去。

林廷玉看到傳單上自家的財產直顫抖抖。

弘治帝忍氣吞聲多時,獲得東廠上交清查田畝初稿。東廠暗中查訪的畝數比戶部的魚鱗冊多了三百萬傾!每百畝為一傾,戶部少收多少稅銀!難怪國庫老是空虛。

弘治帝獵奇地令人翻開木箱。木箱中的禮品令弘治帝錯愕萬分。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明淨在人間。”朱壽在文章末端援引於謙的石灰吟,號令士子們目睹為實,前去禦史家中查對。

慶王眯起了眼。慶王府人丁浩繁,府中財產隻要那麼多,要贍養幾百號人很累。回寧夏的時候能夠順道去河套瞧瞧。

陽光從清寧宮底層大廳的落地玻璃撒下,室內光芒格外敞亮。陣陣花香透過翻開的玻璃窗,從清寧宮核心的花圃中傳入。

“何止是吏治,另有權貴仗勢欺人、欺行霸市。”

“不知本王此生是否有機遇每天吃到這些甘旨。”遼王滾出一行清淚,他此次來但願弘治帝規複他的親王報酬。

很多皇爺把玩手中的金盃不說話。能具有清寧宮,他們甘願節衣縮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