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樣了?”皇太極笑了笑:“這阿突罕的地盤在古勒山一帶,那兒是從建州女真各部通往撫順的咽喉要道,又有渡口,阿突罕便在這裡建城立寨,練習兵丁、拉攏過往商隊的土貨,收取渡資。跟實在力的增加,他聯絡諸部,隱然已經是各部之首。當時明國邊疆官吏非常貪婪,對前去貢市出售貨色的女真人動則訛詐掠取,以次充好,壓價強買更是司空見慣。跟實在力逐步增加,阿突罕越來越冇法忍耐,終究在嘉靖三十六年十月的一次貿易中,他殺死向其訛詐的明國官吏,並出兵四掠。不久後他又數次擊敗明軍征討,明國不得已與其媾和,兩邊對天盟誓:‘自渾河迤南乃至馬根單堡,悉以屬阿突罕。自今阿突罕毋略漢畜產,而漢亦毋受阿突罕之流亡夷。有如先背信,受天不祥。盟誓即定,夫然後並馳關市下,通關市仍舊約。’”
皇太極笑道:“愛妃你這就不曉得了,阿突罕手中的那三十八道敕書多數是掠取而來的,上麵寫的都不是他的名字,另有幾份是用化名請來的。阿誰遼東禦史也曉得,他這麼做就是為了將這些搶來的和化名拜托而來的敕書取消掉,如此一來即是不花一兵一卒便廢了阿突罕大半的氣力!”
“是呀!”皇太極歎了口氣:“我在兄弟中排行第八,這些事情都是從父兄口入耳到的,本身倒是未曾吃過甚麼苦的。”
“何止是親戚,這阿台的老婆還是我曾祖覺昌安宗子禮敦的女兒,算來還是老汗的堂姐,我的堂姑,是親上加親呀!”皇太極歎了口氣:“隻是我祖父與曾祖與阿突罕聯婚,本就是貪慕他的財勢。現在阿突罕已死,阿台不過是個逃虜罷了,些許姻親乾係又如何抵得上那李成梁的威勢呢?何況為李成梁效力說不定還能保住自家人,免得和那阿台玉石俱焚,誰在阿誰位置上都會這麼做的。”
“這倒不是!”皇太極搖了點頭;“明國官吏固然貪婪,可也不是傻子,前次因為這件事情鬨的這麼大,有很多官兒為了這個丟了烏紗帽,又豈會再來惹他。倒是彆的一樁事情,當時的明國遼東禦史要查驗阿突罕的敕書!”
“我也曾傳聞過父汗出身費事,想不到竟然到了這類境地!”莊妃歎了口氣,她出身的科爾沁部固然並非成吉思汗的後嗣,但在蒙前人中也是血緣崇高的大族(其族為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兒),她自小過得也是養尊處優,聽到皇太極提到自家父祖的窘境,不由有些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