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寶島[第1頁/共4頁]

孫敬亭大為衝動,固然對李平之這類激切的態度還不是很賞識,但起碼李平之受命主持台灣行軍司工商司以後,台灣的工商兩業都是獲得了興旺生長,不但是和記的貿易,也動員了福建本地的貿易,傳聞前一陣相稱多的福建販子過來貿易行商,火器鍛造是軍政司管,和工商無關,但是大量的工廠包含鐵器工廠在內都是工商司管,從孫敬亭一起看過來的景象來看,管的是相稱作功,這一點來講足見其能。

能獲得孫敬亭如許的讚美,在場的台灣行軍司中人無不暴露歡樂之色,麵前這位但是和記隻在張瀚之下的大人物,職位比常威還要高的多,得他一讚,這些年的辛苦但是冇有白搭。

至於花蓮等需直越大山的處所,現在幾近就是原始的大山和叢林,毫無開辟,和記當然不會往那邊去。

孫敬亭點點頭,表示瞭解,固然他是軍令司正又是政事官,但他也冇有體例代青城方麵表示同意,那就是壞了端方,孫敬亭是不成能這麼做的……

話說到此,大家也明白這一仗是非打不成了,孫敬亭皺眉道:“使團何時能歸,你們既然決定要打,何時脫手,有何打算?”

一起上看到的俱是海島熱帶風景,樹木長的特彆高大,到處都是鬱鬱蔥蔥……山西那邊開辟的早,草原上以草為主,樹林則較為少見,台灣這邊騎馬而行,左手側就是湛藍一望無邊的大海,右手邊數十裡外是連綿不斷的大山,到處都是一片青碧,而不管是樹木還是農作物都是長勢喜人……孫敬亭問了行軍司農政司的人,曉得台灣的氣候地盤實在是易於耕耘,不管種甚麼都是歉收,加上農政司的經曆,對育種分壟肥田育秧免除蟲害等都有相稱的經曆,台灣的稻田是年年歉收,種的番薯又大又甜,甘蔗也是,試種以後就比福建那邊長的要好很多,彆的高粱也是歉收,玉米當然也是,辣椒和菸草等物也很輕易種,不過菸草曬乾不易,台灣遠洋處所溫潤潮濕,倒黴於菸草乾曬……這些都不奇特,甘蔗榨糖和高粱酒加上大米番薯本來就是台灣的特產,在後代都是赫赫馳名……

因為火器方麵需求研鑄大口徑的重炮,技術力量遠遠不敷,從澳門挖來了很多葡萄牙人,本來葡萄牙人在澳門就辦了個火炮工廠,還專門培訓了一批鑄炮和用炮的技術職員,這一次被和記十足高薪挖了過來……這些人的薪資很高,比如後代北洋海軍時的景象,海軍官兵月餉八兩,洋人則是二百兩一個月,時人頗多不平,但想想技術代差就明白這銀子是花的很值得的……當然和記的風格向來是能本身做就不肯仰賴彆人,這些葡人若願歸化入籍就是兩說,最不濟也要按大明韃官的例子和記纔會真正信賴重用,宋應升此來還是要加強本身一方的技術力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凡事還是防著一手的好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