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開封[第1頁/共4頁]

史從斌從側門進入,穿過兩個偏院,一起往正中北院走,路上很多史家的族人和仆人都在繁忙著,見到這位風塵仆仆的三老爺都是躬身施禮,臉上的神采都是相稱的恭謹佩服。

“這個家不能分,老三,我斷不會承諾,族老們也不會承諾。”

而從宣大到薊遼,再到山東,河南,各省均是缺糧,遍及來講糧價都在二兩以上,相對於平時足足漲了四五倍上去,對很多一年存不到五六兩銀子的布衣百姓來講,現在的糧價已經叫他們接受不起,很多百姓隻能勒緊腰帶,儘量買更便宜的雜糧,而糧商也並不蠢,雜糧相對數量極少,且代價也越來越貴。

這時販子們才俄然想起來,此前是有和記在壓抑這些盜賊,和記一撤,未被完整剿除的盜賊簇擁而起,他們怕和記,一定也怕這些江南販子?

這期間的宗族但是冇有理可講的,對小我來講宗族既是依托也是滯礙,放你走,你就走得,不放你走,那是如何也走不脫的。

史從斌深吸口氣,眼下的這局麵在料想當中,他也無所謂。當下向史從質道:“大兄,我那侄兒冇有寫信來,告我一狀?”

有南邊禦史北上回京,路過河南,見到了各種慘狀,甚麼易子而食,人相食,各處饑民,在奏摺裡寫的聲淚俱下,天啟天子前後幾次命令施助,但朝廷在施助上的力度實在是很小,到了當明天子手裡,南陽一府饑民過百萬,經果天子隻給了兩千銀子的施助款,連杯水車薪都算不上了。

而因為糧價持續的昂揚,京師百姓一改此前的風俗,由一次買三五天的糧食,改成一次起碼買五鬥或一石,因為百姓冒死儲糧,京師糧商更進一步的儲糧,糧價節節攀高,終究在年前達到了二兩以上。

史從斌一起從保定各府南下,發覺保定各府的糧價較京師要貴一些,但貴出來未幾。之前一旦有糧荒時,京師會用漕糧來平抑糧價,但這一次朝廷脫手不果斷,反應遲慢,感受有些漫不經心,在民生如許的大事上朝廷不象之前那般嚴峻,乃至是不太著緊的感受。

漲價最短長的還是鐵器,起碼都漲了三倍,之前和記一向在大量出產鐵器,驀地一下子斷了貨,一些有存貨的要麼捂著不賣,要麼就是加價幾倍賣,在和記呈現以後,鐵器的代價被一起拉下來,現在但是又漲了返來。

運河北段的糧價節節爬升,幾近到了百姓快不能接受的境地。

持續被搶了多艘貨船以後,江南布是歇了,很多鬆江販子氣的牙齒癢癢,但失掉的市場想搶返來卻不是這般輕易,布匹受挫,不過糧船倒是垂垂堆積,北方糧價高漲的動靜還是傳到江南湖廣,很多人籌集巨資,大量的收買糧食,想在春荒時大賺一筆,因為繁忙此事,很多糧商比年也冇有回家去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