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南下[第1頁/共4頁]

隻是當時的柳河之戰時,人們充滿了信心和活力,那些結實的遼民男人披著堅固的鐵甲,手持鋒利的兵器,有一種難掩的血氣,現在茅元儀回想起來,才感受腦海中一雙雙眼睛都充滿著惶恐和膽怯……那是一群完整冇有上過疆場的新兵啊,和羊群有甚麼辨彆?

(本章完)

漕船不走這邊,是從揚州水麵那邊直通大運河。

貨色當然是多數以生絲和瓷器為主,另有江南這邊的產茶,這三樣貨是最首要的支流貨色,另有一些布匹一類的貨色,多數是幫助品,數量未幾,算是支流貨色外的一些添頭。

船抵江乾時,在江北下了一場小雪,時候剛到玄月尾,還冇有到十月,連一江之隔的江北都已經落雪了。

“回參將大人……”

“我誤軍國之事,真是該死!”盤腿坐在船頭的茅元儀,驀地想起當年之事,忍不住用拳頭在本身膝上重重一捶!

……

在茅元儀北上之前,江南已經有較為發財的海貿了,固然和福建廣州那邊的範圍還是冇得比,但江口這裡的海船還是每天都能夠見到,每天總會有三五十艘海船收支。

還幸虧北上之前,茅元儀就在江南混出了赫赫申明,其才學非常駁雜,當然不止是兵家學說一種,詩詞歌賦樣樣都來得,家屬也很有資財,起碼以南京的物價和餬口程度,茅元儀又曾經流連秦淮河邊追歡買笑,普通人家還真的承擔不起。

江南現在也有造船廠,不過範圍都很小,造船的範圍普通都是江南官方用的小烏蓬船,明瓦船,工部在準安府的清江浦有大型造船場,在那邊修補漕船,也建船新的漕應用的大船。

今晚喝的有點小高,表情不壞,大師如何?祝大師都有一個鎮靜的中秋。

茅元儀有幾個隨員,在水西門雇了一乘肩輿,茅元儀現在是官體,固然未穿官袍,但其已經是海內聞名的文人出身的武職官,到南京是告假遊曆,歸正大明對官員管束的極其鬆馳,本身不肯到差也冇有人來勉強,隻是在細節上略減輕視,不給政治可乘之機也就是了。

厥後見茅元儀隻是一臉悲慼之色,再下來並無非常行動,世人這才放了心。

從通州坐船南下時,看著腳下潾潾流淌的河水,幾近有彷彿隔世的感受了。

茅元儀的稱呼確切有些難堪,在江南,任何稱呼也冇有一聲相公來的親熱和尊敬,象茅元儀這類較著有學問的讀書人不是秀才相公,可真是叫人驚奇,更叫人詫異的竟然是這茅先生竟然是個參將,的確令人難以設想。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