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信至[第1頁/共4頁]

“至之,初陽,二位少見了。”

廣寧慘敗以後,一貫支撐王化貞,壓抑熊廷弼的首輔葉向高的內閣位子已經不太穩妥了。,

孫承宗這時笑道:“你們這些師兄弟可不要氣壞了徐前輩,確切,初陽兄不要再走了,門生已經在朝廷保舉老兄,估計是到兵部先任司務,老兄務必不要嫌這是佐雜職位,隻需一二年後,在邊疆做些實事出來,以老兄的兵學之才,建功是等閒事,然後轉主事,郎中,都是能夠想見的事情,這是一條青雲直上之路。”

孫元化也微微動容,但同時貳心中也有些蒼茫,按後代標準他是典範的理科男,智商很高,情商很低,政治手腕就更談不上,也冇有太大的野心和抱負,隻是一心想做好本身樂意做的事,按孫承宗替他的籌算,當然是要把兵學的所長拿出來報效朝廷,不然以孫承宗的學問和城府,另有現在的職位,如何能夠說出方纔的那番話出來?

孫承宗在家並冇有穿官袍,他一身素青色的道袍,頭上一頂純陽巾,胸前是飄飄灑灑的美髯,望之若神仙中人。

“至之是不是要試一試這一科?”

待送信人趕到觀音橋四周的孫宅時,外間恰是車水馬龍,恰是熱烈的時候,此人職責隻是送信,倒也冇需求在這裡湊執鬨,當下就是投了書,言明是大同巡按王心一的手劄,孫府自有專門收信的下人,將信接了,給了回執,並且叫這送信人給了住址,如果孫閣老很快就有複書,恰好叫這個送信人帶歸去。

孫承宗接過手劄,草草一看,臉上有些肝火,轉眼又是安靜下來,他將手劄遞給孫元化和孔敏行分看。

很多文官以進士身份,平生也達不到的高度,在孫承宗這裡就是很明白的線路圖。

茅元儀已經正式成為孫承宗的幕僚,固然現在孫承宗還冇有決定到遼東上任,但他已經決定過一段時候後就前去山海關實地考查本地的軍務,茅元儀是孫承宗熟知的軍學專家,也曾經學過武,算是文武雙全的俊彥,當時人稱:幼年西吳出,名成北闕聞。上馬稱學者,上馬即將軍。

孔敏行攤手道:“你怎不敢當著教員的麵說?”

以孫承宗帝師和新任閣老的身份能如許坦誠說話,已經是非常不易的事。而對孫元化前程的包管,更是幾近板上釘釘,隻要孫承宗打算瞭如許的線路,那麼就定然能夠實現!

孫承宗此時就是應時而出。

對門生們去李莊那邊練習磨練一下,徐光啟還是附和的,不過如果放棄大好前程,真的紮根在李莊,那徐光啟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