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第1頁/共4頁]

如果毛文龍是遼東人,有個當文官的親戚提攜,另有在李府餬口過的經曆,恐怕也不至於到萬曆四十七年時還隻是個守備了。

本日又發覺村落有被東江鎮勾引逃民和下毒之事,努兒哈赤又頒了一次文告,對投毒漢民要嚴加定罪。

“文龍非是要和我們暗通款曲。”努兒哈赤道:“隻是純粹的買賣,他收我們的毛皮,東珠,人蔘等特產,轉手倒賣罷了。”

皇太極還是一臉淡定的笑容,語氣倒是涓滴不讓:“二哥這話說差了,先彆說在商言商,販子不贏利辛苦前來為何,莫非是助我們打天下?再者說從山西運糧過來,再運毛皮歸去,數千裡之遠,開消豈能少了。”

不過是那樣,時勢到了。

“文龍當初不顯山不露水,武功和交結情麵上都很淺顯,”努兒哈赤追思半響,對毛文龍的印象畢竟並不深切,搖了點頭道:“隻是傳聞他喜好讀書,還能做詩,冇想到幾十年後,竟然成了我的敵手。”

努兒哈赤忱裡倒是附和代善的說法,不過此時他卻板著臉道:“縱是漢人無糧無妨,可八旗高低亦在缺糧又如何?”

這件事一向上報到努兒哈赤案頭,由大汗決定,升張秉儀為千總,並且賞阿誰鐵匠十兩銀子。

皇太極冇吭聲,代善也是有些驚奇,他們都冇有莽古爾泰失態的模樣,不過內心的打擊也並不小。

“那也要銀子啊。”皇太極淺笑道:“公中所存之銀,又能支撐多少糧款?張瀚那邊的買賣景象二哥又不是不曉得,拿現銀給是一個價,用毛皮就得折抵來回的運輸用度,我們太分歧算了。”

毛文龍卻冇有這類限定,東江鎮能夠堂而皇之的做買賣,啟事就是朝廷財務困難,臨時冇有體例給東江付出軍餉。

代善被噎的無語,心知在這事上爭不過老八,乾脆就閉了嘴。

如許的人,竟然要暗中和後金勾搭?

皇太極思考道:“傳聞大明天子特許東江鎮做買賣,東江鎮孤懸海島,把握的處所多是之前冇有人居住的瘠薄之所,他本身也能弄到人蔘和皮貨,不過數量不會太多,畢竟他的地盤太小,如果不從我們手裡收買,確切這買賣很難做下去。”

正因為當年的這些經曆,在努兒哈赤兼併各部的門路上走的特彆順利,先人中有很多努兒哈赤的崇拜者,實在有的豪傑造時勢,更多的豪傑是時勢之下的產品,努兒哈赤就是此中之一。如果不是李家的權勢種植努兒哈赤,而是按明軍一向的戰略,就是女真哪家冒頭打哪家,努兒哈赤隻要幾千人的時候,他如何能夠是明軍的敵手呢?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