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範看著不滿,語氣卻非常對勁,因為現在鬨得凶的大西王張獻忠恰是他給救下的!
史可法執意光複淮揚,魏國公徐弘基也言“守江必守淮”,內守備韓讚周無主張,如此在史、徐力持下,明軍方纔得以持續渡江作戰。
揚州段江域能供雄師渡江的就是瓜洲渡口,除此渡口外,沿江大部分地區都是爛泥灘塗,大船近不得,劃子能近卻冇法將輜重拉運登陸。故向來北軍南下渡江,或南軍渡江北伐,要麼在采石磯,要麼在瓜洲,間或浦口。
厥後情勢不對時,還通過陳洪範嚮明廷投降,成果降了未久又兵變,扳連陳洪範被解聘。
明軍方麵的渡江“總批示”並非原定的鎮江總兵張天祿,而是從南都親來鎮江督戰的史可法。
“這裡又冇那幫大頭巾指手劃腳的,老兵台跟我兄弟何必藏著?”張天祿笑了起來。
隻時候又擔擱了四天。
此令一下,城中自又是雞飛狗跳。
此環境,陸四未向全軍通傳,隻一心備戰。
“是啊,哪個不曉得那大西王把老兵台當祖宗供著?”張天福也咧嘴輕笑。
“若真是闖軍,這仗如何打得了?”說話的是陳洪範邊上的副將張天福,他哥哥就是鎮江總兵張天祿。
.........
“大明真要亡了,老兵台還能到張獻忠那為座上客,我和大哥又能去哪?”張天福說的更直白。
淮軍出城時,陸四又命令揚州城的官吏士紳都隨軍至瓜州,美其名曰“觀戰”,實則是怕這些官吏士紳趁淮軍主力與明軍決鬥之時在城中生亂。
戰前,史可法已從它路子得知史德威、李棲鳳、胡尚友三部淹冇動靜,也知揚州已被賊軍下,又得鳳陽總督馬士英通報淮安賊亂,彼時自史可法以下明軍文武被淮揚腐敗局麵所驚。
又痛罵鎮江張氏兄弟夙來潰兵,聞賊遠遁,不知報效國事,隻知索要內餉,耽擱戰機。
陳洪範“嘿嘿”一聲,朝遠處史可法所乘鄭鴻逵座船一指:“史公親身督戰,要錢給錢,要糧給糧,你兄弟二人莫非還敢不戰?”
“看這步地,莫非下了揚州的真是闖賊?”
【送紅包】瀏覽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存眷weixin公家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老兵台忠義之心,我兄弟二人自是清楚,隻不過眼下情勢提及來,”張天祿給弟弟打了個眼色,張天福忙搬來隻凳子請陳洪範坐下。
南都城中,隆平侯張拱日,臨淮侯李祖述,懷寧侯孫維城,忻城伯趙之龍等勳臣更是以為渡江光複淮揚已無需求,當下該當收攏各軍沿江擺設,禁止賊軍過江,為大明守住半壁江山,以侯“帝自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