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大車除了裝運輜重和糧食外,每車還配有擋銃板三塊,棉被九床。遇敵之時,將大車或以環形,或以圓形置於戰陣以外,棉被濕水覆在擋銃板上用以擋銃或擋箭。
陸四感覺夏雄師他們這個改革很好,是農夫式戰役手腕的進級,親身將這類戰車定名為土坦克。
邊上的戚白癡皺眉道:“旅帥,明軍是看出馬三寶那幫人不頂用,他們也多數頂不住,我怕明軍會驅他們來衝我們。”
夏雄師這個旅帥更是淮軍諸將中公開命令搏鬥百姓乃至婦孺的,興化人將他稱為“夏砍頭”。傳聞“夏砍頭”帶兵分開興化後,本地的百姓就差放鞭鳴炮了。
“敵襲,敵襲!”
但是,山坡上明軍喊殺聲不小,蹄聲也是短促,可等來等去卻冇有任何一支明軍朝第一旅衝殺而來,反而是火線馬三寶的降兵那邊打了起來。
人殺很多了,哪怕殺的不過是抵擋淮軍的地主士紳和他們鼓勵起來的百姓,第一旅從上到下也都透著一股殺氣。
柏永馥動了,不動也不可,因為淮軍發明瞭他。
組建第一旅時,陸四谘詢夏雄師三個標統人選時,夏雄師保舉的就是萬四。
這個疇前靠給人扶重和宰牲口為生的旅帥,膽量不比淮軍魁首陸文宗差。
黑夜,是廝殺兩邊共同的仇敵。
“狗日的,就曉得你們在這哈,他媽的,弟兄們,佈陣!”
夏雄師“呸”了一聲,一臉的絕望,他還想看看自家的土坦克能不能禁止馬隊呢。
以林字營為中堅的第一旅清一色都是運河起事的老弟兄,雖未經曆與明正規軍的大戰,但在興化圍城和隨後的清鄉過程中倒是殺人無數。
官兵是精銳,大家有殺氣,全旅營官以上都有鐵甲,五分之一皮甲,三分之一棉甲,盾牌1200餘付,弓弩400多付,能夠說是武裝到牙齒,如此第一旅又豈會害怕明軍,哪怕對方是馬隊。
“殺!”
第一旅的三個標統也都是刁悍之輩。
柏永馥將所部馬隊分紅了三部,一部由他親身帶領,一部由部下楊文啟統領,一部由詹世勳統領。
在防備前提上,夏雄師等人又將車陣改進了下。每輛大車在車架上開鑿六個洞,每洞安插一根長矛,再將火線本應套在牲口身上的釦環取下,於車架前麵安裝兩根大木棍,使得本應由牲口拖拽的大車變成由人在前麵推行,近似官方百姓用的獨輪車。
淮軍獨一的一支弓虎帳就在第一旅戚白癡部下,營官是山東獵戶後輩徐傳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