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坑實際上有點像倒扣的漏鬥,上麵小而上麵大,要不是有阿誰陷落的緩坡存在,要下如許的天坑,除了用繩降的體例以外,恐怕還就真冇有甚麼好體例高低了。
所謂天坑在學術界是有些限定標準的,深度和寬度均超越500米的為超等天坑,全天下獨一三例,全在中原(山城的小寨天坑、八桂大地的樂業大石圍天坑都屬於超等天坑);深度和寬度在300米到500米之間的為大型天坑,全天下有16例,中原有9例;深度和寬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間的為標準天坑。
在澳洲,大部分天坑都是屬於那種分歧標準的“天坑”,怪不得人家澳洲群眾一向對峙將這些天坑稱為“洞窟”呢。不過澳洲的這些小天坑固然在寬度上冇法成為真正的標準天坑,但是在深度上,這天下上倒是鮮有天坑能和澳洲的這些奇異“洞窟”相媲美。
火線的公路路邊上直立著一個龐大的牌子,上麵用英文寫著“納拉伯國度公園,三十三英裡”,在這行字的上麵,一個較著的左轉彎標記標示著前去納拉伯國度公園的線路。
而低於標準天坑標準的天坑,就不能算為真正的天坑了,不過現在根基上冇有人在乎阿誰,隻要天坑充足奧秘,那麼就會吸引大量的旅客前來撫玩。
唐風和索菲亞相互看了一眼,然後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唐風一打方向盤,車子當即轉了一個彎,分開了艾爾公路,駛上了一條並不算寬廣的沙土公路,向著茫茫的納拉伯大平原的深處駛去。
前麵說過阿誰位於那拉伯大平原深處的科克爾比迪水洞,實在那就是一個天坑,隻不過阿誰天坑寬度並不算很大,但深度倒是隻能用“深不成測”來描述,法國的那幾個潛水運動員藉助潛水器都下潛到了4500米深度,卻仍然冇有探到阿誰水洞的底兒。
唐風他們達到這裡的時候才發明,不但僅是在天坑的上麵有四五十小我,此時天坑的上麵也有二三十小我呢。
很快,火線的空中上就呈現了一個龐大的陷坑,因為離得遠還看不清楚,但這無疑是一個近似於天坑的存在。
公路固然不寬,但很直,一起駛來,根基上看不到甚麼轉彎的處所,並且這裡的車輛很少,唐風開了三十多英裡,竟然連一輛車都冇有碰到。
唐風他們碰到的這個天坑並不算很大,直徑約莫也就是在三十多米,遵循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個龐大的天然陷坑底子算不上是真正意義的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