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研討社會心機學最高困難的東西,彆人看不奇特,唐覺曉看就奇特了。
這部記載片拍14個孩子的餬口,從7歲開端拍,隔7年拍一次,一向拍到他們56歲。
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外帶另有房貸,能拿本錢家如何樣?
“潔淨的錢,誰不想掙呢?”
聽聽,這都是甚麼話?
這每年陣亡數字,陣亡比例,比得上戰役了。
“如何看這個?”馮嬌有些獵奇。
唐覺曉盜窟起家,他做了彆人就冇得做,這本身就是龐大的原罪。並且他也做遊戲,的確也有很多本該有好前程的小朋友,玩遊戲成績變差了,也冇得洗。再加上投資小米,小米那麼多供貨商,裡邊必定有為保機器24小時運轉,各種壓榨工人日夜倒置事情的。
中國每年猝死人數55萬,不出不測將來幾年紀字必定逐年增加。
年青的時候多贏利,熬煉好身材,波比跳練練心肺,囚徒練練肌肉,多吃蔬菜,彆年青也熬死了。
唐覺曉也屬於本錢家,乃至是小我都想做本錢家,但每小我所對峙的底線,那是不一樣的。
抵賴冇成心義,很多人是真的遭到了傷害,並且傷害非常大。
有的本錢家B也以假貨起家,乃至主動鼓吹假貨,那比起A來就差了幾分。
以是熱議996,各種罵本錢家的時候,唐覺曉會不開口辯白。
“996是你們的福報。”
也有本錢家C,以做病毒起家,把病毒賣了以後立即做曾經所做病毒的殺毒軟件。
現在的工人,乃至是白領,真的和牲口無異。
之前是農夫,現在輪到工人了,也是汗青規律。
馮嬌如有所思……
早上到公司打卡,看著一個小我很有乾勁,唐覺曉有些感慨。
思慮階層固化必然是為了孩子,不然一小我單身一輩子,吵嘴都是一輩子,誰會想那麼多?
豪商劉鑾雄接管采訪,說他26歲的時候,有一個億,當時看上了一件4000塊的衣服,看了三次,最後也冇買,因為他不曉得來歲買賣風景如何,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香。
英國有一句鄙諺,大抵意義就是“七歲看到老”,各國聰明是差未幾的,中國也有“三歲看到老”一說。
把東西放桌麵,馮嬌在劈麵坐下,笑道:“外洋敷裕階層的孩子學法律和醫學,最後年薪數百萬,餬口幸運。中產階層的孩子起碼也懂公事員穩定,最後也能保持中產。貧苦家庭的孩子天賦前提就不可,最後隻能去搬磚了。《新約.馬太福音》裡有一句話,凡是少的,就連他統統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是經濟學十大定律裡的馬太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