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委屈和解釋[第1頁/共4頁]

“每天結算一次收益,如果賺了,給你5%的提成,如果虧了,扣你5%的人為。”

“曉得了。”

4月1日和2日是週末,外彙市場不開放,是以薑丹楓有兩天的時候研討,越研討越感受壓力太大,深切體味到陳大猷所說的夙夜憂歎,難以成眠是甚麼感受了。

在拿到賬戶受權書的時候,薑丹楓有些鎮靜,感覺本身終究獲得了杜秋的信賴,從翻譯和保母退化成了真正的秘書,開端打仗賺大錢的事情了,但是把那本外彙投資的書看完以後,鎮靜立即變成了焦炙。

薑丹楓這兩天被各種術語和實際折騰的焦頭爛額,心煩氣躁,火氣暢旺,像個炸毛的小貓,用力砸了一下鼠標,呼的一下站了起來,本來想反唇相譏,但一打仗到杜秋那雙通俗而又安靜的眼睛,俄然之間心氣全無,弱弱的改口說道:“我聽你的就是了。”

再者說了,財帛動聽心,一家企業統統員工都月薪過萬,在1995年是很聳人聽聞的大訊息,一旦被媒體報導出去,必定會引發顫動,不但能免費給公司產品打告白,還能建立起高階大氣上層次的企業形象,要曉得90年代中國經濟還冇起來,海內崇洋媚外的氛圍非常濃厚,如果冇有強力的企業形象,哪怕開的人為比外企高,也很難搶到人才。

“行。”

外彙買賣是天下上最為龐大和龐大的金融產品,每天都稀有以萬億美圓的資金在活動,風險極大,比如按3月31日美圓兌日元為1:86.85的彙率計算,小數點後兩位每變動一下,一份10萬美圓的標準外彙合約就會帶來11.5美圓擺佈的收益或者喪失,而杜秋要求起碼50倍槓桿,以此計算的話,2萬美圓能夠買10份標準合約,小數點最後兩位每動一下,就會賺或者虧上百美圓。

杜秋把薑丹楓送到外彙經紀公司以後就分開了,在分開之前,他說道:“我給你3天的時候實際,3天以後做個投資打算書給我。”

2萬美圓相稱於17萬群眾幣,她從冇掌控過這麼钜額的資金,深感任務嚴峻,不敢冒然行動,不但把薄薄的入門書翻來覆去的看了好幾遍,還出門找了家書店,自掏腰包買了五六本各式百般的金融書,然後用雅虎找了幾家和外彙投資有關的網站,相互對比,整整研討了一天,連家門都冇出。

更讓薑丹楓不忿和難過的是杜秋連安撫的意義都冇有,不言不語的吃完了本身的那份早餐,然後自顧自的上樓去了,過了幾分鐘以後揹著條記本電腦包下來,說道:“給你10分鐘,去洗個臉,換好衣服,然後出去處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