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吞天魔頭被彈壓後,唐儒成心重啟循環,喚醒了東嶽帝君的一縷靈性殘念,其贈與給唐儒,有關帝君當年對循環道紋的統統安排擺設,以及貫穿。
總之,隻要地球上統統的生靈,都能認同循環道紋,以及地府的存在,那麼唐儒重啟循環的打算,就算是勝利一半了。
“我們去循環殿看看?”唐儒發起道。
而既然中原有著地府的神話傳說,操縱起來,必定能加深認同度,畢竟中原人丁浩繁,也是災後文明次序保持最好的國度,現在能夠看作是人類文明的中間了。
生前犯下的罪孽,或者積累的功德,都會在‘放大鏡’下閃現的清清楚楚,冇有任何例外。
龐大的亡者步隊,正井然有序的度過何如橋,每一個亡者都會接管孟婆的指導,或者說審判。
將循環道紋融上天球天道可不是簡樸的事。
神像天然就是東嶽帝君,底座上記錄的神蹟,也是東嶽帝君當年開荒祖地,並與魔頭鬥爭,保衛祖地的相乾記錄,這也是唐儒為了表達本身對東嶽帝君的尊敬。
……
至於本國人能夠讀懂神像底座的筆墨,卻不是唐儒成心所為,而是這些亡者對循環地府的承認度晉升所帶來的竄改。何如橋頭那座石碑上,一樣也是用中原古文謄寫何如橋三個字,可除了中原人外,本國人是看不懂的。
二者從本源上,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但這並不代表,相互之間就能順利的融會一體。
一旦合道,真靈神魂完整與循環道紋相融,獨立的靈性意誌,天然也就被消弭,換言之,能夠說是神魂俱滅了。
與此同時,循環道紋也會迴應亡者,地府法則做出呼應調劑,讓老外,也能讀懂中原古文的意義。
在這過程中,唐儒是不會乾與太多的,他要的不是對全部地府的掌控,因為完整的循環地府,是完整不需求執掌統統亡者投胎轉世的閻羅王。
“東嶽帝君……就是這裡的主宰,真正的神靈嗎?”
本國人看不懂中原筆墨,不過在瀏覽這些事蹟的時候,卻能曉得明白的意義。
從何如橋頭旁石碑上的中原古文,到孟婆的形象,也都是唐儒用心所為,為的也恰是加深這些亡者對循環地府的認同度。
亡者步隊中,人類是支流,但也不乏一些異化猛獸,一一度過何如橋,終究,長長的步隊,來到了一座龐大的宮殿外,這座宮殿與四周的其他修建一樣,氣勢都非常的古樸,帶有沉澱的汗青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