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聞絃歌而知雅意[第1頁/共5頁]

孔丘能夠容忍一小我私德有虧欠,卻容不下僭越不臣之心!

“我暮年在晉國時,曾跟從樂工高學詩、禮、樂,可惜當時候我年紀尚小,惡劣癡頑,冇能體味到師高的禮樂真諦。乃至連技藝上也陌生已久。握慣了劍的手再摸琴瑟,竟如同生硬的木頭般難使,難怪子晳(曾點)一向要闊彆俗務,隻要空靈自在的心,才氣彈奏出美好的曲子,竹林裡的漂渺瑟音,我一向想再聽次。可子晳卻說,夫子纔是全天下最精通樂理樂藝的人,賽過他無數……”

他閉上了眼睛,回想當時聽到的妙音:“我遠遠聽他奏《韶》樂,那種美達到瞭如此誘人的境地,乃至於我耐久沉浸其間,有三個月嘗不出肉的滋味,隻可惜,那人行跡奧秘,可遇而不成求也。”

趙無恤態度謙恭,說出的話卻放肆得不成思議:“無他,隻是岸上的魯國三卿皆是鬥屑之輩,不值得我邀他們登船,也隻要夫子,纔有資格聽聽我的絃音。”

趙無恤悄悄撥弄瑟弦:“東國大好江山,如何能等閒割捨?若當年夫子奔齊時接管了齊侯的封地,當麾下稀有不清的人都仰仗於你時,能做到說歸魯就歸魯麼?你我間隙已深,多說無益,我還想歸納一曲,還望夫子本事煩聽下。”

但孔丘也顧不上讚美這誌向,齊家、治國、平天下,提及來輕易,做起來難。若他本覺得趙無恤是想乖順地在魯國漸漸苦熬,或者找機遇回晉國擔當趙氏,那樣的話,二十年後他或許能當個新卿。但現在看來,當說出那句話時,趙無恤便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在魯國取三桓而代之了!

“夫子,謹慎,要謹慎啊……”端木賜彷彿話裡有話,彷彿意有所指,也不知是讓孔丘謹慎趙無恤,還是謹慎身後的三桓。

子貢有行人之誌,但孔丘摸不準他此次究竟是帶來戰役的使者,還是宣佈戰役的標兵。子路不放心師長,在身後亦步亦趨,而三桓更不放心孔丘一人決之,也派了小我跟著一起上船。

他在領地內私行設立新的官製,以大夫身份主魯盟,劫奪其他大夫城邑,多次超出魯侯和三桓對外開戰,在宋國還乾出了向吳國太子徵牢九十九的鬨劇!

人無完人,前者還能改之,但後者,則是在與周禮作對,在挖周禮的根底!

也隻要耐不住性子的季孫肥在旁直跳腳,但這是在趙無恤的地盤上,並且他不由自主地被氛圍影響。隻能在內心狂呼。

孔丘無數次聽過這首歌謠,也彈奏過無數次,不過在這裡——在濟水河上的戰艦上,在兩軍夾河而對,戰局一觸即發的處所。聽著它總感受有些非常。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