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孃,你去那裡?”
“多謝陛下方纔承諾。清河代阿彌謝過阿舅!先辭職了。”
高嶠有些摸不著腦筋,隻好先跟了出來。
從覆舟山下來後,這一起,心中所積聚出來的統統的氣憤,在這一刻,達到了頂峰。
洛神的聲音儘是遊移。
蕭永嘉停下腳步,轉頭,瞥見女兒眼中閃動的水光,心如刀割。
到處都在瘋傳著。水井邊,街巷口,販夫走狗,引車賣漿,幾近大家都在議論。
蕭永嘉趕去台城的路上,人坐在牛車裡,一起之上,耳中不竭飄入來自道旁的這類群情之聲,幾近咬碎銀牙。到台城後,穿過大司馬門,徑直入了皇宮,往興平帝常日所居的長安宮而去。
蕭永嘉回身便去。
高嶠終究擺脫了人,表情沉重地回了家,得知蕭永嘉已經入宮,怕她鬨起來,顧不得安撫女兒,倉促忙忙先趕了過來。
現在成果出來了,眾目睽睽之下,李穆勝了。
一向沉默著的蕭永嘉柳眉倒豎,俄然拍案而起。
殿外宮人俄然大聲傳報。
“快傳!”
“阿孃!我曉得,你是要去找阿舅。但是明天的事都如許了,阿舅還能幫我們嗎?”
“我知你不肯見我,但是阿彌是你的親外甥女,莫非你真的忍心要將她嫁入庶族,今後叫她被人恥笑,一輩子也抬不開端來?”
蕭永嘉假裝冇瞥見,上了坐榻,挺直腰背,麵向著通往內殿的那扇門,坐等天子出來。
孫衝陪笑道:“長公主請在此稍候。陛下方纔回宮,尚在換衣,容臣先去通報一聲。”
“陛下,我曉得這幾年,你對阿彌父親很有顧忌。怕你難堪,宮中我也不大來了。本日為女兒,我厚著臉皮,又入了宮。既來了,有些話,便和你直說。我也不知到底是否有人在你耳旁說了甚麼,或是你本身想了甚麼。但阿彌父親是多麼之人,我再清楚不過!年青時,他一心北伐,想為我大虞光複兩都,何如天不從人願,功敗垂成。這些年,我知貳心中始終抱憾,卻仍然竭儘所能幫手陛下,不久前又率我大虞將士擊得勝夏,保住了江北的緩衝之地。我不敢說他冇有半分私心,但他對陛下,對大虞,可謂是竭忠儘節,儘到了人臣之本分!這些年來,他哪一日不是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唯恐一個不好,引來陛下猜忌。公德如此,私德更是屋漏不愧。一件家中內裡衣裳,四五年了還在穿!試問當目前廷,誰能做到他這般境地?恰好樹大招風,高氏本就為士族首望,現在又添新功,不但招致彆家暗妒,陛下有所思慮,也是人之常情。陛下不厚封,也就罷了,為何還要看著故意之人從旁推波助瀾,忍心陷我女兒至此境地?她若平生不幸,這與殺了我又有何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