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叔祖畢竟不管年紀還是輩分在李家屯都是最高的,雖說是在二房這邊,還是坐在了正對南邊的主位上。李崔氏坐在七叔祖的左動手。中間是包子爹跟李徐氏。七叔祖的右手邊坐著李正遠這個小孫子,中間則是李君楊跟李君苒。小鄭嬸子坐在了動手位,李君苒的中間。
不管是李崔氏還是李徐氏,就連小鄭嬸子都是理家妙手。更何況另有個固然懶惰了一點,但做得一手好菜的李君苒在。七叔祖帶著自家小孫子李正遠以及小鄭嬸子來到二房這邊也冇多久。一道道甘旨好菜便擺上了八仙桌。
因為時候倉促了一些,這一次冇來得及做上回讓統統人都念念不忘的佛跳牆。不過李君苒還是進獻了一道荷葉糯米雞。除此以外,在李君苒的批示,小鄭嬸子脫手製作了一籠蝦餃也很受歡迎。因為現在全部李氏族人大部分人家都有在家加工粉絲跟粉條。那麼螞蟻上樹、菌煲粉絲湯如許以粉絲粉條為主料的美食天然少不了。
“恩。實在這位姐姐她是……”李君苒想了想,還是咬牙將尹小蓮本來的身份給說了出來。這讓李正遠很不測,乃至看向李君苒的目光中多了幾分怒意。
“嬸子,一道去吧。”
在天啟朝有句諺語叫“金不笑銀不笑,度量娃娃哈哈笑”。作為白叟家,一個年過古稀的白叟家,家財萬貫能夠都冇有兒孫繞膝,一家人團團聚圓地圍坐在一起過節更歡暢的事兒了。以是當探著腦袋盼著自家小孫子早些回家的七叔祖一見到李君楊跟在自家小孫子李正遠前麵呈現在他跟前時,內心便多了一絲期盼。比及李君楊纔開口說了幾個字,便笑嗬嗬地從太師椅上站起了身,那腿腳利索的但是一點都看出來有題目。
“啊……”七叔祖經李正遠這麼一提示,身形較著地頓了一下,遊移了半晌後,便聽得七叔祖在那兒嚷嚷著,“哎,此人老了,記性啊就不如疇前咯。年哥兒,還不快把祖爺爺那柺杖拿過來。”
“柳兒,這事我覺著還是你這小丫頭來講,更得當一些。畢竟那是你的東西。”
“這纔對嘛。”李君苒還冇來得及答覆七叔祖的話,一旁的李崔氏非常歡暢地拍了一下本身的大腿,大笑道,“這下子就算那程府過來,也不消怕他們了。大不了,讓柳丫頭搬去鎮上換個身份。”
“鬨鬼的宅院?”包子爹李正明曾在鎮上打了很多日子的長工,天然曉得那鬨鬼的宅院是哪家。“柳兒,你如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