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呢?”季歌聽出劉大郎彷彿冇有說完話。
“我細心探聽過了,十歲以下的小女人,你的身高和樣貌是能夠通過的。我呢,想讓你試著進繡閣,並不是說每月領三百文錢,是想讓你能學個技術。就算是在我們清岩洞,家家戶戶的女人婦女都會點根基的針線活。那繡閣裡,不但有精美的繡品,還能夠學著做衣服鞋襪等,來往的都是比較繁華的人家。”
太陽落山,劉大郎三兄弟踏著餘暉返來了。一家人吃過早餐後,跟平常一樣,坐一塊說說話,季歌趁便把二朵的事說了說。
劉大郎摟緊著媳婦。“我和二郎下午去探聽了下,葫蘆巷裡的學館不錯,雖偏靜了些,對讀書來講倒是好的,學館裡有兩個夫子,是對父子在講授,元夫子教十歲以上的孩子,元小夫子教十歲以下的孩子,這元小夫子呀,非常本事,十五歲就中了秀才,元夫子讓他先緩緩,三年後再插手科舉,客歲起他就在學館裡講授。”
“你去哪?”季歌見劉大郎冇進堂屋,訥悶的問了句。
“那行。”季歌很附和這話,苦衷冇了,睏意凶悍襲來,打著哈欠說。“得睡了,好睏。”
“你二哥三弟去哪了?”季歌端著水喝了兩口,摸摸三朵的發頂,問著二朵,又道。“隔壁攤的餘嬸子送了點油炸吃食,另有一點,你們也嚐嚐。”
次日一早,等季歌和劉大郎到東市時,這裡正熱烈著,他倆把攤子謹慎翼翼的推動了攤位裡。中間的餘嬸笑著打號召。“今個如何晚了些?”
“你還小。”季歌忍不住笑出了聲。“等三朵再大些,漸漸的就懂了,現在不焦急,還小著呢。”
“這第二呢,就是想讓你出來開開眼界,如果冇有不測,我們就在鬆柏縣劄根了,既然是如許,有機遇能夠過的好點,你去試一試也是好的,不管通過與否,你都會有所收成。”季歌光榮,還好她近兩年冇少給孩子們補營養,骨頭湯也喝了很多。
季歌關上門進了堂屋,坐在桌邊的二朵和三朵聽到了方纔的話,見大嫂出去,都眼巴巴的看著她,特彆是二朵,一臉的茫然。
餘嬸聽著直點頭。“也對。你們中午不回家,早上就起晚些,此人呐,睡的不敷,一整天都冇精力,還犯頭疼呢。”
二朵和三朵聽到拍門聲,跟一陣風似的,快快翻開了大門。昨晚一家人閒嘮的時候,季歌特地叮嚀著,家裡人拍門得有節拍,連敲兩下再停會。屋裡開門的人,必必要問了話,屋外的人應了聲,才氣翻開大門。倘若聽著拍門聲不對,就彆說話,輕手重腳的回屋裡,假裝家裡冇人在。特彆是二朵和三朵必必要記牢,凡是都是她們倆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