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奧再度從善如流,承諾了林峯的建議。因而林峯點齊兩千五百馬隊,兩千五百步軍,分道而行。陳奧則帶領剩下的兩萬人,加快速率北上。
陳奧分開曹義的住處,內心輕鬆了一些。固然冇能達成最後的目標,但讓曹義留在澶州,不至於掣肘本身的行動,也算是獲得了必然的效果。
趙菱趕快讓陳奧命令,讓雄師停止進步,本身將輿圖展開,打量一陣。林峯站在一旁,也是一言不發。顛末幾天的打仗,他也對陳奧身邊這位“趙智囊”非常佩服。固然本身出身將門,自幼學習兵法,另有多年的戰陣經曆。但很多處所,趙智囊都顯現出了本身的過人之處。特彆是趙菱喜好凸起奇兵,不按常理出牌,常常有出其不料的主張,這讓林峯很感興趣。是以,看到趙菱思考,林峯便悄悄地等她先說。
聽到這個動靜,趙菱也大吃一驚。繞城而過,孤軍深切,乃是兵家的大忌,想不到蕭太後竟然有如此魄力,兵行險招。不但是趙菱冇有想到,就連各地的守軍也都冇有想到。本來覺得本身是火線,哪曉得轉眼間就成了火線。正因為如此,很多處所纔等閒地就被敵軍攻占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曹義笑嘻嘻地將陳奧送出了城。陳奧率軍方纔度過澶水,就收到火線探馬回報的動靜。本來定州、河間兩地城高牆厚,遼軍並不善於攻城作戰,幾近是不成能攻陷這兩座軍事重鎮的。陳奧和趙菱也是因為這一點,這纔打算明天北上,爭奪儘快趕到永寧,與兩座城的守軍彙分解一線,抵抗敵軍。
當晚雄師趕到清河,宿營休整。其間又收到軍情奏報,蕭撻凜分兵奪占冀州周邊縣城,想要故伎重施,將冀州變成一座孤城。趙菱在輿圖前站了幾個時候。陳奧幾近要覺得她將這一帶每一座山每一條河都記在內心了。
陳奧麵色一變,心頓時狂跳起來。走了這麼多天,終究要打仗到遼軍了。固然事前已經不斷地給本身心機表示,讓本身做好了心機籌辦。但真的事光臨頭,還是不免嚴峻萬分。
傳令兵忙策馬往行列前後飛奔,一邊跑一邊大聲號令:“佈陣迎敵!佈陣迎敵!”
誰知兩城守軍傳聞了滄州失守的事情,都不敢出城作戰,一味龜縮戍守。蕭太後操縱這一點,命雄師圍城而不打,本身移駕軍中,坐鎮批示。卻命蕭撻凜率軍繞過兩城,與東線觀音奴的兵馬成鉗形,直接南下。現在蕭撻凜的前鋒,一萬馬隊勢如破竹,竟已經逼近了冀州。而東線的兵馬,固然在靜安軍受阻,但也占有上風。如果冇有宋軍援助,隻怕過不了幾天,也衝要破靜安的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