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占據東三省,建立偽滿洲國後,蔣介石仍采納“不抵當”政策,南京gm當局隻是向國際聯盟提出控告,要求遵循國際盟約及九國條約,製裁日本,迫其撤出東北。國聯派遺李頓調查團,到“滿洲”觀察,張學良對此也存有胡想。厥後國聯調查團陳述書在日內瓦、東京、南京三地同時頒發。張學良以為,中國雖稀有點不能對勁,但仍能夠接管。但是日本底子不把國聯放在眼內,公開退出國聯,視李頓調查團的陳述書為廢紙,使蔣介石、張學良依托國聯處理題目的胡想完整落空。
12月25日,即西安事情達成和談後的第二天,張學良見逼蔣抗日目標已經達到,決定放蔣介石回南京。張學良成心秘密親身送蔣回南京,但很多人都規勸他不要送,以免蔣抨擊。但是張學良卻堅信蔣介石的品德,他對人說:“此次我們放他歸去,今後還是要爭奪、連合他共同抗日的,以是我必須親身送他,使他能保持威望,好見人,好辦事,也使他不致對我們再存戒心和痛恨,這無益於共同抗日。我們策動西安事情的目標,隻是為了要求結束對內壓迫對外屈膝的國策。至於蔣介石如果把已經承諾了的前提又顛覆了,那另有甚麼信譽、品德可言呢?”當張學良陪蔣介石到機場時,蔣對張說:“我們兄弟二人,大仁大義,毫不抱怨,將來汗青上記一筆流芳百世。”張學良很衝動,更表示要親身送蔣回南京。蔣說:“我們兄弟二人諒解,你到南京就不好辦,他們打你的主張,我就遺臭萬年了。”蔣勸張不要送,宋子文躊躇不定,蔣攻訐了宋子文。張動了豪情,更加對峙要送蔣介石,因而登上了飛機。周恩來趕到機場想勸張學良返來,但張、蔣乘坐的飛機已經騰飛了。周恩來不由慨歎地說:“張漢卿是看《連環套》那些舊戲中毒了。他不但擺起行列送天霸,還差一點要負荊請罪呢!”
參與建立偽滿洲國的職員,厥後都成了“偽滿戰犯”,遭到汗青的審判。在這裡,我們還想加上一筆,談談溥儀的結局。偽滿洲國滅亡時,溥儀被蘇聯軍隊逮捕,1950年8月由蘇聯移交中國,在撫順戰犯辦理所接管改革。1959年12月獲特赦,前任天下政協文史研討專員,天下政協委員,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溥儀由清朝末代天子和偽滿天子改革為一名酷愛故國、酷愛群眾、自食其力的群眾共和國百姓,的確成為悠長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