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王!萬不成縱虎歸山啊!”金樓寒一聽高談德竟然承諾衛風分開,頃刻間渾身撥涼,趕緊出聲要求。
“強辭奪理!”高談德冷哼一聲:“這宗主國事如何回事,我們都心知肚明,纏糾下去毫無好處,如許罷,你大老遠前來自是不能白跑一趟,剿獲的船隻財賄,乃貴軍從倭人手中奪得,孤準你帶走,孤包管在你上船之時,毫不趁亂進擊,入夜之前,你拜彆罷。”
也罷,本將便透個底與你,今次前來,我軍照顧了充足糧草,又剿獲倭人八十船貢品,全軍高低,加上海員合計一萬三千人,支撐到來歲春未不成題目,而你高句麗雖有步騎五萬,但糧草耗損也數倍於我,如果永樂太王想耗,本將作陪,你想速戰持久,也固然放馬來攻,本將倒要看看你五萬雄師可否破得了這小小營寨,總之,金樓寒的性命,本將要定了!是戰是和,永樂太王一言可決!”
在浩繁目光的諦視下,衛風的麵色遊移了一陣子以後,帶著歉意拱了拱手:“永樂太王的美意本將心領了,但高樓寒傲慢高傲,傲睨我大朝上國,今次不給他吃個經驗,弟兄們歸去如何交代?反倒是貴國,出兵的目地隻為了倭人,而倭人已被本將擊破,五千軍悉數殺滅,是以該走的乃是貴軍,請永樂太王領軍回返,我大晉屬國事件,不勞本國越俎代庖!”
至於金樓寒的心機高談德不是不清楚,但是留著北府軍的威脅,恰好給了他在新羅駐紮軍事力量的來由,不然,倭人打跑了,北府軍毀滅了,高句麗再冇了留下的藉口,除非撕破臉麵強行兼併新羅,但在目前半島局勢非常龐大的環境下,明顯不應時宜。
衛風不急不忙道:“那一千兩百新羅人通倭,既便當場殺死也不為過,但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本將提出與金樓寒互換女子,弟兄們出趟門並不輕易,大師都是男人,這方麵不必多說,可金樓寒不識好歹,而恰於當時,你家永樂太王領步騎五萬前來,本將隻要一萬精騎,你眾我寡,你高句麗又來意不明,為免變生不測,不殺了還留著何為?你家太王行事果斷,倘若易地相處,必會殺之以絕後患,如你由此以為本將殘暴嗜殺,那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