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內心一酸,從承擔裡取出一塊胡蝶酥塞到他手裡, 讓他抱著啃:“吃吧, 就快到家了。”
老先生說:“從一看到您,我就看得出來您不是淺顯人家,這孩子的爸媽也必定錯不了,唉,都是命,他們養不了這孩子,是命,這孩子到了我家,也是命。您放心,我必然把他當親生的養,他就是我親生的!我有四個女兒,就指著這個兒子替我傳繼香火呢,他就是我的命根子啊。”
張媽特長帕在他領子口掖一下,抱著他持續往前走。
她抱著孩子下了車, 車伕說:“我在這裡等您一會兒吧, 這裡不好叫車, 要走到那邊通衢上才氣看到車。”
張媽歎了口氣:“行吧,那我就再辛苦一會兒。”
四姐妹兩個在屋裡悄悄的做針線陪他,兩個小的被趕到屋外不準吵著他睡覺。
老太太擔憂,趕走兩個女兒,對他說:“太早了吧?他還不會叫爹呢。等他會叫爹媽了再請親戚來吧。”
老先生取出一百塊錢想遞給張媽。
男孩子抱著咬起來,一會兒就吃得下巴上都是口水。
老先生點頭:“夜長夢多啊。早點把名分定下來,就是那一家再悔怨來要孩子,我們也不能還他!”
老太太也說:“您放心,就是我們老倆口冇了,他另有四個姐姐呢,一人一口也能把他喂大了,今後生老病死,都是我們家管,婚喪嫁娶,我必然不會委曲他,我還要指著他給我捧盆呢。”
上回張媽帶著男孩子過來認門,然後又把孩子抱走了。這一回纔是談定了過來送人的。
因為這個,老先生還特地躲出去住了幾天,編形成他送外室回籍的故事,今後好對鄰居和女兒們說。
那對老伉儷長得一模一樣,真能夠說是伉儷相了,都是一模一樣的方臉,掃帚眉,小眼睛,麵相都很慈和。
老伉儷回到家,趕緊去看小男孩。
四月十九日, 晴。
張媽就站住了,把男孩往上抱了抱,指給他看:“你看誰來了?”
老太太說:“我也在這裡看著。”
車伕從速下車,把張媽扶上去坐穩妥,“您坐好了,走嘞!”
張媽跟他們在路口說了好久的話才走,一起走到通衢上,站在風裡等黃包車,等了不一會兒就有一輛黃包車靠過來,停下問:“太太,您坐不坐車?這裡風大,您這眼睛都被吹紅了。”
四姐妹站在那邊,都是一模一樣的打扮,看個頭除了一個最小的,剩下三個差未幾都該嫁人了。她們穿戴寬廣大大的旗袍,梳著一樣的辮子,見到張媽都嚴峻又整齊的蹲身問好,再看張媽懷裡的男孩子,全都不由自主的笑成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