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就是派顧命大臣這一檔子事嗎?”載垣搭腔,“歸正總不能把恭老六擱在內裡。”
不但杜翰,就是載垣、端華,略微想一想,也都懂了肅順的企圖。大清朝的家法,對於“親親尊賢”四個字,看得特重,遴派顧命大臣,輔保幼主,更不能有違這兩個端方,但“尊賢”的賢,隻憑宸斷,“親親”的親,倒是涓滴不能假借的,嫡親莫如手足,天子又曾受孝靜太後的扶養,如許說來,親中之親,莫如恭王,以是顧命大臣的名單中,如果要架空掉恭王,就必須有一個恰當的人,作為代替。
“還應當添一個。”肅順說了這一句,望著杜翰又問:“你懂我的意義嗎?”
當然這是天子身後之事,一紙上諭可了,此時不必亟亟。倒是專辦宮廷紅白喪事的外務府的官員,這幾天又要象天子萬壽之前那段日子一樣,大大地忙一陣了。
“中堂的意義我懂。”杜翰點點頭。
當然是肅順起首發言,“上頭的病,比內裡所曉得的要短長很多!”他說,“一句話,‘燈儘油乾’,說完就完。這一倒下來,全部兒的千斤重擔,都在我們身上。趁上頭另有口氣,我們該讓他說些甚麼!”
“那麼就是四位。穆、杜、匡、焦,加上我們哥兒三,一共七位。夠了,夠了!”
“不能請!”肅順斬釘截鐵地說道,因為是在密室商討,以是肅順說話也就直率了很多,“皇後最愛乾與政事,如果她來了,固然本朝冇垂簾的故事,但是說不得要在皇上邊上吹耳邊風,之前我想著快讓她來行在,免得是在京中勢大,做一些不鐺鐺的事兒,現在木已成舟,那就不能再讓她來行在了,就算天子要她來,我也是決不能同意的!”
“好吧,那我們就想名字吧!”端華用他那為鼻菸染得黑黑的手指,指導著說,“你、他、我,另有他。這裡就四個了。”
“這不會。”肅順極必定地說,“我有掌控。”
顧命八大臣算是有了。接著又製定了“恭辦喪儀大臣”的名單,這是一項榮銜,也是一項優差,隻要列名在上,等大喪告一段落以後,按例有恩賞作為酬庸。肅順對於這些無關大計的名單,並無必然的成見,以是恭王亦是內定的人選之一。但是他定下一個原則,在京的“恭辦喪儀大臣”,一概不必赴行在,隻在京裡當差好了。當然,這也是抵抗恭王。
杜翰到底是讀過幾句書的,想了一會,慢條斯理地說:“顧命大臣,多出親命,從無臣下擬呈之例,倘或冒昧進言,惹起惡感,恰好不如所期,難道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