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除了“沙恩霍斯特”號帶傷上陣以外,彆的三艘德國戰艦根基上是無缺無損的----這天然是得益於英國艦隊所采納的重點打擊戰術,不然,以德意誌級和希佩爾水兵大將級戰艦的防備程度,即便英國炮手們再不濟,也是難以支撐過一個多小時的狠惡炮戰的!

跟著德國艦載機群連續趕來並通過有序輪換確保艦隊地點地區的製空權,這也成為英國水兵在歐海之戰中喪失的最後一架作戰飛機!

誰都曉得。一旦有彈藥庫被大火引燃,任何一艘戰艦的運氣都岌岌可危了!在前後不到30分鐘地時候裡。疆場上的大多數未知數都變成了已知,勢均力敵的戰役演變成差異差異的對抗,倖存的英國艦員們終究崩潰了。擊沉“俾斯麥”號對於他們來講已經成為一個不成能完成的任務,它遍體鱗傷、不堪一擊的表象看上去隻是一個非常逼真圈套,許很多多尋求名譽和勝利的人已經不能自拔,持續打擊隻會越陷越深!目睹渾身起火的“伊麗莎白女王”號正在掉頭返航,“威爾士親王”號也緊跟著離開戰列,獨木難支的“馬來亞”號底子冇有以一敵五地氣力和勇氣,因而,也一麵向德國艦隊射擊一麵轉向朝著英國本土處所向駛去!

艦炮口徑上的優勢,在必然的前提下卻能夠竄改成彈藥儲備量的上風,“沙恩霍斯特”號和兩艘德意誌級便是這類技術“相對論”的受益者。\\經太長時候的炮戰以後,除了炮管發熱、炮膛磨損外,艦長們還不必那麼擔憂炮彈存量。跟著戰役的持續深切,品格良好的德國造11英寸炮彈仍然不竭砸落在英國艦隊戰役力僅存的兩艘戰艦之一----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馬來亞”號。這艘在二戰汗青上本來無所作為的戰艦,眼下正麵對退役以來最大的應戰,德國戰艦地11英寸穿甲彈,雖說在口徑上比本身的15英寸小了4個層次。可穿甲才氣卻一點也不弱,奄奄一息的“伊麗莎白女王”號就是最好地例證!屢擊不沉的“俾斯麥”號主炮齊射固然遲緩,但精確度仍然很高。一發15英寸的穿甲彈過來,就算是皮糙肉厚的納爾遜級也難言輕鬆!

在“沙恩霍斯特”號的帶領下,德國艦隊對撤退中的英國艦隻停止追擊。蒙受重創的“俾斯麥”號,則在數架Bf-109T的庇護下提早踏上了返航之路。

在“馬來亞”號逐步傾斜之際,6架Fi-167型艦載魚雷轟炸機也對遲緩北行的“伊麗莎白女王”號策動了致命的進犯。麵對轉向癡鈍的英國戰列艦,德國水兵的艦載機飛翔員並冇有孤負昔日裡的嚴格練習,冒著英艦炮火投下的6枚航空魚雷,有一半在2500碼的間隔上射中目標!接連騰起的超大號水蘑菇宣判了英國旗艦的極刑,三個龐大的破口將大量海水捲入艦體,整艘戰艦以讓人瞠目結舌的速率向一側傾斜,此時任何堵漏或是往反方向注水的儘力都冇法挽救“女王”的運氣,在間隔法國海岸287海裡、間隔英國錫利群島299海裡的海疆,它終究從海麵上消逝,無可挽回的沉入174米的海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