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的是,汝州衛的軍田兼併、軍戶缺額、吃空餉等景象一樣非常嚴峻,多年以來,起碼有一半地盤被各級軍官巧取豪奪。軍田的兼併與民田又有分歧,民田是直接交割地契,軍田則是有一塊歸軍隊團體安排的“公田”,軍官們常常巧立項目,把公田的收成據為己有,同時還一文錢不花地役使士卒為本身耕作。停止地盤兼併時,常常以“公田”兼併“私田”,看起來較為埋冇,實際兼併程度比民田尤甚。
接下來錦衣衛把所有身犯重罪的軍官和士卒,人數約有二百多,臨時拘押在洛陽府衙牢房。這些人都是甲士,遵循《大明律》,處所官員是無權審理甲士的,在這裡不過是臨時收監。待兵變完整安定今後,再移交五軍都督府,由五軍都督府奏請天子,天子委派官員專審。
但這還不是最首要的,新軍戶製的最大特性,就是軍戶不再世襲。詳細規定為:一名流卒隻要退役,那麼不管他是現役還是退役,家庭都享用軍戶報酬,免繳賦役,直至終老。如果該名流卒為國捐軀,除了普通撫卹外,軍戶報酬可保持到遺孀終老。
固然如此,這些有罪軍官的家眷還是感到光榮,因為如果天子以“謀逆”給這些人科罪的話,那但是要百口陪葬的,男人全得掉腦袋,女眷則會被打入賤籍,成為生不如死的官奴。現在天子還給每戶留了十畝地,申明並不是要趕儘撲滅。並且隻要不是以謀逆論處,人就另有一線朝氣,以是家家戶戶心胸感激。至於田產被罰冇,那都是身外之物,冇了也就冇了吧。
第二類是籌算持續做軍戶。這類人都是膽量比較大的,並且也不如何會做農活,甘願豁出命去掙糧餉,也不肯在家抄動手喝西北風。除了免繳賦役外,新軍的報酬對他們也很有吸引力,李守義明白奉告,淺顯士卒的餉銀是每月三兩,及時足額發放,今後還會漲薪。這個報酬固然比京營差得遠,但可比疇昔的每月半兩,還動不動就剝削拖欠強多了。
對這二百多人,朱由檢下旨直接剝奪了他們的甲士身份,家眷也不再是軍戶,而是強行轉為民戶。除了留給每戶十畝耕地以外,多餘的耕地一概充公。軍戶代代因循,這些人的家屬在洛陽一帶運營百年,世代做武官,就屬他們撈得最凶。像兩名正四品遊擊,實際節製的田產均不下萬畝,現在幾近全數轉為公田。
軍戶製的鼎新包含“軍”和“戶”兩個方麵,緱較著和李守義遵循朱由檢的叮嚀,先從比較輕易的“軍”動手。◎,現在洛陽城中有八千俘虜,這些俘虜絕大多數都是河南各衛所的官軍。二人起首把原屬於把汝州衛的挑出來,計有五千多人,對比五軍都督府的存檔,覈實軍戶的身份和軍田環境。當然緱較著正在養傷,這些嚕囌的事情隻好全由李守義這個批示使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