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杆槍名雖為"槍",實在是一個新月形的鐵鉤,兩邊均是利刃.作戰之時,凸的一麵可當作大刀揮砍,而凹出來的一麵則可用來鉤人.叛軍們這下可倒了大黴,被鋒利的鐵鉤一鉤到腳脖子,當即堵截腳筋,慘叫著仆倒於地.而白桿兵也毫不客氣,搶前兩步用鐵鉤凸的一邊向下猛切,隻聽"哢嚓","骨碌"之聲不斷於耳,受傷的叛軍皆身首異處,死狀慘不堪言!
見已勝利變更起將士們的士氣,馬千雪當即分兵派將,將白桿兵也分為十隊,每隊二百人,由一員偏將帶領.留下五百人庇護營地,她本身則親率一隊白桿兵突入叢林,敏捷向叛軍的窺伺軍隊靠近.
因而這些叛軍回身就跑,但是已經來不及了.白桿兵是秦良玉從石砫十餘萬彝族男青年中精挑細選,又用刻苦練習打造出的精銳軍隊,戰役力遠勝普通的官軍,豈是這些烏合之眾可比.不過盞茶工夫,他們就追到間隔叛軍身後一丈之處,紛繁揮脫手中白杆槍,向叛軍下盤掃去.
不過現在是叛軍在明處,白桿兵在暗處,叛軍的一舉一動,天然不會瞞過李定國等人的眼睛.數百人的窺伺軍隊剛一出城,藏身在遠處大樹上的瞭望哨就遠遠地瞥見,並敏捷稟報李定國和馬千雪.
馬千研然大悟,不再多言,將本身最信賴的幾名親兵留下來照顧李定國,隨即走出窩棚調集全軍,振臂高呼道:"叛軍竟敢以幾百人前來進犯,清楚是瞧不起我們白桿兵,我們如何辦?"
是以他已經暗下決計,要把這股討厭的官軍一口吃掉.不過他一貫謹慎,一方麵派人去風雅,織金,威寧等城調兵,籌辦集結五萬人的絕對上風兵力;另一方麵又派出數百人的窺伺步隊,分紅十餘支小隊,鑽入密林中搜尋官軍的蹤跡.等窺伺隊摸清官軍的詳細數量,營地等資訊,雄師也就集結好了,當時便可一鼓作氣,殺官軍一個片甲不留.
果不其然,安邦彥因為被官軍接連騷擾幾次,整晚都冇有歇息,熬得雙眼通紅.兩次戰役固然時候都很短,範圍也不大,但叛軍傷亡數百,官軍卻無一人傷亡這個究竟,卻讓安邦彥感到非常窩火.
也就一頓飯工夫,十餘隊,數百名叛軍窺伺軍隊,被白桿兵殺得隻剩二三十人,鬼哭狼嚎著敗回畢節城中.這還是馬千雪用心放他們跑歸去的,不然以白桿兵的可駭進犯力,這些人一個也彆想走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