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白日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販子,入夜以後也敏捷冷僻了下來。履行宵禁的軍士一隊隊從街上走過,碰到收攤稍晚的小販,不由分辯就是一頓鞭子,然後把他們辛苦一天那點微薄的所得強搶了去。
朱由檢心想這端方也太cao蛋了,宮女不也是人麼,並且又是這麼嬌滴滴的美人,乾傷害係數這麼高的事情,的確太不憐香惜玉了。因而不由得憐憫地看了竹劍和菊劍一眼,又瞪了一眼管寧道:“管公公,本王的飲食,如何還要這兩個宮女先嚐?給弄臟瞭如何辦?讓本王拾人牙慧,這甚麼意義?”
蕊兒卻不為所動,嘲笑一聲道:“此乃王爺之叮嚀,本宮也不敢不遵循。諸位既然驚駭司禮監,隻要不出去胡說也就是了,外人誰又能曉得,莫非另有通風報信的不成!管公公,請差人去取些米和青菜,王爺餓了,等著本宮做飯呢!”
尚膳監的管事寺人也感到迷惑,還跟管寧打趣道:“管公公,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您這火燒得可有點邪性,這是要把我們尚膳監搬到文華殿去呀?”
本來蕊兒還在官方之時,因為幼年喪母,家道又非常貧寒,早早就學會了做飯。她又是姑蘇人氏,本地民風夙來正視飲食口味,以是她的廚藝也相稱了得,雖不像尚膳監的廚師那樣花腔百出,卻也色香味俱全。
管寧心中暗罵朱由檢,嘴上卻諂笑道:“唉呦我的王爺,宮裡可冇有寺人試吃的端方,您就是借主子個膽量,主子也不敢呀!您想,我們這些寺人,都是渾濁不堪的蠢貨,宮女就不一樣了,對吧,哈哈哈。”
而此時的文華殿,氛圍卻與這些燈紅酒綠之處略有分歧。固然也是滿桌豐厚的筵席,也是紅袖添香美女如雲,客人卻隻要兩個:朱由檢與蕊兒。其他統統的人,或在一旁垂手侍立,或流水般地上菜,一個敢說話的也冇有,顯得非常壓抑。
朱由檢看著這滿桌子的菜肴,心中一陣憂愁。哎呀媽呀,這菜也太硬了!烤乳豬、蒸鵝掌、烤鴨、燒雞,另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大魚大肉,但就是連片菜葉也看不見。哥是肉食性植物不假,但也彆把八頓飯的肉一次性地整上來啊!再說這氛圍也太詭異了,倆人擱這吃,一堆人在中間看,還一句話也不說,咋越揣摩越像最後的晚餐呢!
朱由檢看著蕊兒整治管寧,心中非常化氣。但是放著滿桌子的菜不吃,倒也不知蕊兒是何意。隻聽蕊兒叮嚀:“王爺有諭,明天的晚膳,就賞賜給大夥兒,你們將這些菜分一分吧。還望各位此後要好好奉侍王爺,王爺宅心仁厚,犒賞還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