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場山海關外之戰,就實在冇法粉飾失利了,撤除漢軍旗不算,光是滿清八旗就傷亡一千多,多是被魯密銃偷襲或是被戰艦炮擊身亡的。而戰利品呢?零,完整的零!驕傲清立國、特彆是皇太極稱帝以來,他能夠說是攻無不取,戰無不堪,這場戰役是第一次失利,冇想到敗得如此窩囊!
清軍栽了這個大跟頭,皇太極一氣之下又鼻血長流,三天三夜不止,幾度因失血過量而昏倒。復甦以後,極度氣憤之下,便方法兵強攻山海關。虧很多爾袞等人苦苦相勸,說數千明軍僅憑一百多輛大車便可死守旬日,那山海關有重城之固,又稀有萬邊軍駐守,實在強攻不得。皇太極氣過了以後,腦筋還是很復甦的,隻得班師回瀋陽。
如果皇太極能一向打敗仗,職位越來越安定,他也就不消理睬德格類了。但此次在山海關外吃了敗仗,滿清貴族階層民氣浮動,很多人都對皇太極暗中有牢騷,說當年太祖天子如何如何,現在又如何如何,當今聖上不能容人,把阿敏和莽古爾泰如許的“四大貝勒”和疆場悍將都囚禁了,乃至於民氣不齊,纔會遭到失利。
可莽古爾泰卻不一樣。他身為努爾哈赤第五子,本身就比阿敏職位高一些,又軍功赫赫,正藍旗下各牛錄旗人都對這個主子很忠心。更關頭的是,他另有一個好弟弟德格類。
這位莽古濟公主脾氣剛烈,說話很衝,與其說是討情,倒不如說是數落皇太極的不是,要求他必須放了莽古爾泰。此時的皇太極是真的動了殺機,但他也不愧是一代梟雄,竟假作打動,同意把莽古爾泰放出來,但仍要閉門思過。這招就叫做“欲擒故縱”,實則皇太極在暗中加強了對莽古濟、莽古爾泰、德格類三姐弟的監督,瀋陽城內大有山雨欲來之勢。
皇太極聽到這類群情以後勃然大怒,很想乾脆殺掉阿敏和莽古爾泰,永絕後患。但二人已在獄中,下獄的時候都冇有殺,現在有冇有新的罪名,如何殺得?特彆是德格類,隻要來見皇太極,冇有彆的事,就是跪著為他哥哥討情,求皇太極念在手足之情和莽古爾泰軍功累累,對莽古爾泰從輕發落,還常常當著其彆人的麵,搞得皇太極非常被動。
撤退完今後,明軍就在隧道裡多處撲滅火藥,把隧道炸塌。固然這個浩大的工程壽命如此長久,但與獲得的光輝戰果比擬,又算得了甚麼呢?
孰料這一起之上也不安生,明軍不是一向有一艘戰艦在騷擾清軍麼?現在不是一艘了,而是又增加了三艘,沿著遼西走廊一起北上,有事冇事就向清軍開上幾炮。清軍對此實在是無可何如,隻得舍了海邊的平坦大道,起碼闊彆海岸三裡行軍。隻是如許一來,行軍的速率未免大受影響,糧草耗損成倍增加,士氣更加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