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3章 遠見卓識[第1頁/共3頁]

自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 pires)到達廣州今後,歐洲販子接踵揚帆東來。歐洲、美洲與中國的直接貿易從無到有,逐步生長到了可觀的範圍。中國對外貿易因為獲得廣漠的新市場而急劇擴大,其內容也在相稱程度上產生了質的竄改。在這個過程中,钜額外洋白銀流入中國,加快了中國天然經濟轉向貨幣經濟的法度,對中國銀本位和貨幣財務軌製的建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些上個世紀的東西,崇禎天子朱由檢能夠用更加精確的經濟學說話去跟侯侚闡發,同時,旁聽的範景文,周延儒和溫體仁,王承恩和曹化淳,都受益很多!

銀幣本位則是國度規定白銀為貨幣金屬,並要求鑄成必然形狀、重量和成色的銀幣;銀幣能夠自在鍛形成和自在熔化;銀行券能夠自在兌換銀幣或白銀;銀幣和白銀可自在輸出或輸入,以包管外彙市場的穩定。

世人一方麵清楚天子又開端將心機撲在大明的國事上麵了,另一方麵不得不感慨天子的博學多才!特彆是王承恩,王承恩越是跟天子整天在一起,越是搞不懂,皇上的這麼多遠見高見,都是如何來的呢?(未完待續。。)

明朝中國與美洲間的貿易航路起點是福建月港(今龍海海澄)、廈門和廣州等地,以馬尼拉為中轉港口,起點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acapulco);澳門則扮演了中歐貿易關鍵的角色。

1565年,西班牙水兵將領米蓋爾.洛佩斯德利雅實比(spi )率艦隊自墨西哥出征菲律賓;1571年在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1585年設都護府,歸新西班牙總督區(今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地區)遙領。當時菲律賓群島社會經濟生長程度較低,本地物產乃至難以保持殖民當局開支,利雅實比給新西班牙總督的陳述就稱殖民當局能從本地所得的“唯有肉桂罷了”。而中國所產手產業品價廉物美,在歐、美及南洋各國素負盛譽。菲律賓殖民當局欲獲本錢原始堆集之利,唯有處置對華轉口貿易一途,乃至日用消耗品也不得不就近仰仗中國供應。在菲律賓安身甫定,西班牙人就於1575年從馬尼拉調派兩名布羽士和兩名軍官前去漳州,但願與中國締結商約。為吸引華人來菲移墾經商,殖民當局也對華人商旅、華貨采納了一些庇護、嘉獎、虐待辦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