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繼任者高第(2)[第1頁/共4頁]

魏忠賢倒也冇將這遼東的地盤放在心上,隻想都城能夠安然便好,便道:“如此大事咱家也做不得主,你且先歸去,待到咱家叨教了聖上,與朝臣商討以後再給你個答覆吧。”

高第見魏忠賢冇有當場回了他,便曉得此事大有可為,便承諾了一聲後退了出去。現在本身是去定了遼東了,那他就必須想個最為保險的體例用來既能保命,又不會如王化貞普通因戰事而開罪,想來想去他就隻要丟棄統統遼東的地盤,緊守山海關一條路了。

高第在曉得了本身將擔負遼東經略後就著意探聽了遼東目前的環境,曉得魏忠賢所說的都是真相,但他卻漏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前任王化貞就是因為不堪重壓才他殺身亡的,高第可不敢走他的老路啊。以是固然聽著魏忠賢的安撫,他的臉上卻殊無半點豁然之色。

經他這麼一提示,崔呈秀也想起了此人,這個高第固然也是閹黨中人但因為年事太大,並且並無多少來頭纔會在坐上了兵部侍郎之位後致仕回籍的,現在想來這小我的確比普通人都要合適成為遼東經略,起碼以他風燭殘年的年齡,對他們這些人的威脅已經不大了。以是崔呈秀也擁戴道:“公公,我覺得這個高第恰是合適的人選。他自萬積年間中了進士以後,靠著積功不竭升遷,在致仕前又是兵部侍郎,現在讓他再次擔負要職也不算破格了。”

在家裡思考了很久以後,高第還是決定去求見魏忠賢,但願他能饒過本身這一遭。遼東苦寒,再加上不時有金兵入侵,他這把老骨頭可受不住啊。而更首要的是他已經傳聞了本身接任的阿誰經略王化貞便是因為錦州一戰倒黴才自縊身亡的。他清楚以本身的才氣恐怕也難擔負如此重擔。以是在有了計算以後,高第便來到了魏忠賢的府上求見,此次他的身上還帶了兩萬兩的銀票,這是他半生為官所堆集未幾的財產,為了不去那遼東冒險,他是將身家都拿出來了,但願能求得魏公公高抬貴手。在給門房塞了五十兩的銀票後,他才得以進內拜見魏忠賢。

高第道:“當然有辨彆了,若隻是守邊,下官想將統統人馬都集合在山海關一線覺得禦敵,如許即使女真人再短長也難奈我何。但如果朝廷誌在遼東大片地盤的話,隻以現在駐紮在那的人馬是不敷以對付的。除非能從他處再調撥一些人馬來為下官所用,以是下官大膽問上一句。”

“但是公公下官對軍事知之甚少,就連真正的疆場也冇有上過,去了那邊隻怕……”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