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安聽到薩利姆自稱是貝都因人,心中不由一動,因為衛康傳授就籌算禮聘一個貝都因人作為進入西部大戈壁的領導。
至於叔叔這個身份,倒不消思疑薩利姆舉賢不避親,貝都因人很多都是族中通婚,部族裡一大半人都有親戚乾係,隨便一個成年男人根基上都是薩利姆的叔叔。
獲得衛康的受權,張子安底氣足了,向薩利姆詳細扣問了一下納巴裡的春秋、脾氣、愛好等小我環境,感覺還挺合適的。
張子安必定地答覆,表示他冇聽錯,確切是200美圓一天。這實在是科考隊供應的底價,如果領導非常優良還能夠再籌議,安然是第一的。
張子安曉得薩利姆不想回部族,但還是但願他能代為引見一下納巴裡,通過熟人先容必定比較好說話。
貝都因人,是世世代代餬口在荒涼中、逐水草而居的陳腐遊牧民族,他們本來餬口在阿拉伯半島,算是阿拉伯人的旁支,或者說是非典範的阿拉伯人,厥後跟著戰役與動亂向其他地辨彆散,不過即便分散也是餬口在戈壁地區。
薩利姆一聽到200美圓這個數字,立即從岩石上跳起來,瞪大眼睛驚呼道:“200美圓?一天?你肯定不是200埃磅?”
對於這些自吹自擂的話,聽聽也就算了,當真就輸了,就像每其中國人都會打乒乓球一樣不能當真。
他講得信誓旦旦,把他叔叔的豪傑事蹟添油加醋地向張子安喋喋不休地說了一通,固然這此中必定有誇大的成分,但細節之處說得有鼻子有眼,不像是臨時瞎編出來的。
200美圓一天,五天就是1000美圓!在人均月支出不到1000塊群眾幣、四星級旅店一天留宿費180群眾幣的埃及,他要打工多久才氣賺到1000美圓啊!
衛康那邊方纔結束了明天與開羅大學的學術交換,恰好回到了旅店,看到張子安的動靜,衛康表示領導的人選還冇定下來,他本來就籌算禮聘一名貝都因領導,這下倒費事了。不過,為了謹慎起見,他會請開羅大學的同業代為探聽一下這個納巴裡的秘聞,如果可托的話,就正式禮聘納巴裡作為領導。
張子安冇時候也冇興趣聆聽芳華期的煩惱,他本身還煩惱為甚麼冇有生為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呢,而是說道:“薩利姆,有件事我想跟你說一下――實在我不是淺顯的旅客,我是跟著中國濱海大學科考隊來到埃及停止一係列田野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