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鬆:黃山鬆,它漫衍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鬆是由黃山地貌、氣候而構成的中國鬆樹的一種變體。黃山鬆普通發展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處所,凡是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鬆的形狀和黃山天然環境有著很大的乾係。黃山鬆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在那邊抽芽、生根、生長。
雲穀景區:雲穀景區位於黃山東部,海拔高度僅890米,是一處穀地。宋朝丞相程元鳳曾在此處讀書,故名丞相源。明朝文士傅嚴周遊至此,應擲缽禪僧之求,手書“雲穀”二字,而後禪院改名“雲穀寺”。雲穀首要景點有雲穀山莊、古樹、怪石、“九龍瀑”和“百丈泉”。
寺廟:黃山風景黃山自古聞名,很多文人前來遊曆並留下名詩吟誦。名家陳運和有詩作證:“站起,黃山像長城的英姿;躺下,長城是黃山的身影”。彆的另有寺廟亭台,為黃山增色。周遭250千米,自古為玄門名山,山中以玄門定名的名勝有硃砂峰、煉丹峰、天都峰、軒轅峰、神仙峰、丹井、試劍石、蒲團鬆、神仙曬靴石、仙女繡花石、望仙台、煉丹台、煉丹源、神仙洞等等,山南部硃砂峰下的慈光閣和山北部疊障峰下的鬆穀庵均為玄門古刹。
黃山風景玉屏樓地處天都、蓮花之間,這裡集黃山奇景之大成,故有黃山絕佳處之稱,迎客鬆矗立在玉屏樓左邊,右邊有送客鬆,樓前有陪客鬆、文殊台,樓後是玉屏峰,“玉屏臥佛“在峰頂,頭左腳右。峰石上刻有毛*東草書“江山如此多嬌”。樓東石壁上,刻有朱德元帥的“風景如畫”和劉伯承元帥所做的《與皖南抗日諸老同道遊黃山》:“抗日之軍昔北去,大旱雲霓望如何。黃山自古雲成海,今後雲天雨也多”。
在黃山南部硃砂峰下的慈光閣,明嘉靖年間,玄陽羽士居此。明萬積年間曾盛極一時。舊址尚存部分樓房,中華群眾共和國建立後建為賓館。1965年董必武筆書“慈光閣”。海拔1340米的半山寺在黃山南部的白叟峰與硃砂峰間,原寺已圮,1957年重修,有劉伯承所題匾。高低山遊人多在此憩息,撫玩風景。彆的另有玉屏樓、雲穀寺、鬆穀庵、翠微寺等。”
彆的黃山另有很多的風俗風情:抬閣:抬閣風行於休寧、屯溪的一種官方遊藝,又稱“抬角”。抬閣共分上、中、下三層,將兒童打扮成一出出故事外型,安設在三層抬閣上,底盤由四至八名大漢抬著。抬閣的四周用紙紮彩燈,巡遊時彩燈內撲滅蠟燭,配上鼓樂開路。屯溪隆阜構造抬閣隊上街,創作了《戴震回籍》,以記念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