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取信和張氏也非常歡暢。吳家籌辦的定禮豐足。申明他們看重連枝兒,看重這門婚事。這讓他們做爹孃的感覺臉上有光,對閨女的將來也更加放心了。
周氏驚奇了。
“二姨,我們看你老來了。”吳玉貴喊了這一聲以後,就聽得屋內裡悉悉索索的一陣。吳玉貴略頓了頓,才推開了門。
王氏將連枝兒叫到身邊,親身為她在頭上插上了一隻小鳳釵,又拿了一枚戒指,戴在了連枝兒的手上。
本來是要難堪連枝兒,讓她在將來的夫家麵前冇臉麵。一個在孃家冇臉麵的女人,今後到了夫家,人們天然也要低看她。冇想到連枝兒將來的婆婆接了招,婆婆不都是巴不得將媳婦死死地踩在腳底下的嗎,如何這個王氏,竟然會替連枝兒出頭。
連枝兒訂婚,連取信和張氏專門去上房請了周氏。周氏卻說頭疼。不肯來。伉儷兩個都曉得,周氏這是在鬧彆扭。如果是彆的時候也就算了,這是枝兒的大事,周氏還是如許不開麵,這讓伉儷兩個內心都很不是滋味。
連取信也心寒,但是他卻不好跟著張氏說周氏的不是。
連蔓兒用眼睛緩慢地掃了一下,周氏的額頭印著三個青紫的小圓圈,那是拔火罐留下的陳跡,如果不是她紅潤的神采,倒真像是病了的模樣。
吳玉貴、王氏就帶著吳家興、連枝兒出門往上房去,連取信、張氏和連蔓兒也跟了疇昔。
一個深紅色的大托盤上鋪著素緞,上麵放著兩隻赤金的小鳳釵,兩隻赤金戒指,每一隻足有一兩重的一對鎏金的銀鐲子,一方紫縐紗帕子,上麵拴著一副減金的銀三事兒,一方明藍方勝綢帕子,上麵一樣拴著一副減金的銀三事兒。另一隻托盤上放的則是兩端綵緞。
吳家興本來就發紅的臉,一下子紅的更加看不得了。
“來了,吳家的人來了。”被打發到大門外看管的四郎和六郎一邊往院子裡跑,一邊喊道。
“不消去看了,你二姨此次的弊端……怕過人。”為了遮羞,連老爺子隻得道。
連老爺子也勸說了周氏,可週氏的態度卻很果斷。
吳玉貴、王氏伉儷倆,吳家興、吳家玉都來了,彆的另有王媒婆和一個小廝。兩家的人本就熟悉,略做酬酢就進屋坐下說話。
周氏就著連秀兒的手喝水,隻是,那水杯裡底子就冇有水。
“你老是有福分的人,放寬解些,啥事都好了。今後咱這又靠近了一層,你老看著不也跟著歡暢。”王氏併爲理睬周氏的話,而是陪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