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皇後語音輕顫中略帶欣喜。
順啟帝一掃前些光陰眉宇間的陰霾之色,坐在朝堂之上唇角也輕微上揚,難掩喜樂之色。多日來戰戰兢兢上朝的群臣皆長出口氣,不再那般如履薄冰,直道:小公主實乃福星啊!
本日得以見麵,自是百轉柔腸。
迎嬪生的八公主。與新出世的小公主隻差了半年,直至本日,順啟帝也冇有看過一眼,問過一句,便是連那名字都冇有取一個。前些光陰,因著天下大旱,卻也無人敢問,恐怕觸了順啟帝的黴頭。宮人們提及來,隻道:八公主。
官方裡,重生了嬰兒講究過個“洗三”、“十二晌”和“滿月”。而宮中的端方卻隻講究個“滿月”。這還要看重生的皇子龍孫有冇有這個麵子。
這宮裡頭雖冇有過“十二晌”的例,宮外頭瑾皇後的孃家,小公主的姥姥家卻惦記取,往宮裡遞了牌子。
宮中高低大家儘知,小公主是皇上的心尖子,每日需求抱上一抱才放心。
“娘娘,禮不成廢。”孔氏夫人見瑾皇後落淚,眼中噙了好久的老淚也潸但是下。
自打驚蟄那日弄瓦之喜天降春雨,便淅淅瀝瀝的下了十來日也未見有停歇的意義。雨雖不大,卻也沁上天盤、潤物無聲,解了大旱之苦。
“快請!瓔珞、琉璃,你們兩個去迎一迎。”
這眼不前兒,就有那活生生的例子。
一會兒,忽聽得有那小寺人來回話,明大學士夫人與太子少師夫人覲見。
瑾皇後還在月子裡,不便起家。早有瓔珞與琉璃,未待孔氏與齊氏拜下,便將二人扶住,讓於軟椅之上。
“臣婦孔氏,拜見皇後孃娘。”
一入宮門深似海,即便是一國之母的皇後,想要見一見親人也是非常不易。祖製有雲:外男未得召見不成入宮,有誥命的臣婦若要覲見雖可遞牌子,卻也需內事監審過以後排日子。而明家端方甚嚴,明老太師嚴命家中婦人,無大事不成入宮。故,孔氏夫人隻在年節宮宴之上纔可與十月懷胎生下的女兒見上一麵。
孔氏夫人藉著齊氏的帕子沾了沾淚。
再命人將新出世的小公主抱到東暖閣中,逗哄上一會子,順啟帝方心對勁足的回到禦書房中批閱奏摺。臨走還要叮囑幾次:好生奉養。
“臣婦齊氏,拜見皇後孃娘。”
齊氏見婆母與皇後小姑相對淚垂,心中也感慨一片。本身嫁進明家之時,小姑年方五歲,生得美女普通,脾氣又討喜,姑嫂豪情極好,現在卻一年可貴見上一麵。難受過罷,齊氏拿出帕子沾了沾眼角淚水,開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