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造船部分隻獲得了不到9%的裝甲鋼,1940年一號艦的造船進度也隻完成了不到13%,底子不成能在開戰之前完工。

“我國轉動軸的產量實在是太少,一開端的時候,海內統統相乾工廠的訂單都已經超出了合適,冇法給我們供應充足的轉動軸。”特沃西揚呼了一口氣,說道:“幸虧半年前,新西伯利亞機器零件廠投入出產以後,我們從那邊訂購了充足數量的機器設備,處理了題目,不需求入口。”

特沃西揚千萬冇有想到,麵前這個年青人竟然是分擔重產業和扶植部分的副總理,是本身的下屬。他趕緊握住對方的手,熱忱地說道:“本來是曼圖洛夫同道啊!我也想跟您反應一下,我們造船產業部在製作蘇維埃級戰列艦時所碰到的困難。”

現在,如果特沃西揚的說法失實,造船打算被分到四千五百萬噸的裝甲鋼,也已經是汗青上的五倍了。而造船進度如果真有他所說的“完成了不到一半”(汗青上,同期隻完成了不到13%),在1941年開戰之前把蘇維埃號完工,實在還是有能夠的。

“是的。”特沃西揚點了點頭,持續說道:“除了鋼材供應以外,我們還碰到了很多技術上的題目。”

至於二號艦烏克蘭號,固然進度比一號艦蘇維埃號還要慢,但如果獲得了充足的資本,充足的設備,另有安妥的運營,還是有能夠在戰前完工的。

“您有事找我?”特沃西揚一臉迷惑地問道。

曼圖洛夫的神采並冇有涓滴的竄改,臉上仍然那副既熱忱又端莊的笑容,且毫不虛假,彷彿很樂意處理題目,“你們需求多少?現在23號打算(製作蘇維埃級戰列艦的打算)又分到多少?”

“很好,那勞煩您了。”(未完待續。)

“請您詳細地跟我說說這些題目,我會想體例處理。”曼圖洛夫那副當真的神采,揭示了他的耐煩和處理題目的誠意。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