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涼了,齊風給她捎了信來,說是讓她把白糖再做起來,到時候和粉條一起出船,這一次他本身做主讓人捎返來一船貨給她。他賣了個關子冇說甚麼貨,倒是讓秀瑤心癢癢的,感覺他不是那麼藏著掖著的人,如何還不說呢,會不會是信少了一頁?
想想差點將閨女嫁給那麼一戶人家,現在再看徐家,柳氏就感覺各種好,起碼知根知底,公婆兄弟嫂子甚麼脾氣,大師都曉得一二,今後過日子,就能內心稀有。
柳氏也輕斥秀嫻太直白了。
不過他們也尊敬秀嫻的意義,要等後年景親,畢竟,本年徐振宜去了靈山衛,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返來的,起碼要來年底。
大寒天的,屋裡暖和如春,地窖裡塞滿了蔬菜生果肉蛋的,衣食豐足,如何過都感覺舒坦。
就算經心護理,一畝地的穀子最好的時候也就收成不到兩百斤穀子,可這個番麥,固然冇有特彆護理,這幾個月下來,竟然有四百來斤。
小子們都點頭哈腰的,連說要的要的。
轉眼到了秋收的季候,秋收固然繁忙,但是不像麥收那麼搶,秋高氣爽的,大師倒是能夠不緊不慢地乾活。跨著中秋節呢,秦家早就清算了一大車的節禮給馮家送去,另有給顧寧的,都托二奶奶一起捎疇昔的,厥後馮家回了節禮,也有顧寧給的,都是些筆墨紙硯以及綢緞之物,非常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