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肩膀上佩帶著少尉軍銜標記的基層軍官拉住兵士,提示道:“必然要重視防護敵軍的重機槍進犯,一旦被重機槍擊中腹部、頭部等關鍵位置。昊每上帝也救不了你,即便擊中身材其他部位,幸運活下來,也會變成殘疾!”
“咻咻咻、砰砰砰”,耳邊傳來炮彈的轟鳴聲和槍彈的射擊聲,間隔敵軍陣地越來越近。
“轟轟轟”,狠惡的炮擊持續不竭,巴西共和國所部前沿陣地滿盈著刺鼻的火藥味。
“迫擊炮組和火線進犯軍隊被敵軍重機槍火力隔絕,要想持續進步,隻能先處理掉右火線的重機槍!王仁興、李際泰、羅元發,集合你們三個班統統人的手榴彈。然後分紅兩組,每組兩人,操縱敵軍重機槍支點視野盲區,從擺佈兩翼蒲伏挪動,給我炸掉敵軍的重機槍!”
全重1050公斤,行軍作戰時,需求6匹騾馬牽引轉移。
“統統人就近尋覓保護!”
威脅被摧毀,前沿軍隊在各部軍官帶領下,持續向敵軍防地突擊,落在前麵的迫擊炮組和擔負第一波衝鋒任務的殘剩軍隊,也重新規複了打擊。
15門75毫米野戰炮接踵完成試射,向著分歧的目標傾瀉著火力。
炮長按照觀察到的試射炮彈落處所位,隨即做出調劑。
“”校定射擊諸元!方位角27-00,射角06-80!”
漢軍前沿陣地,一排排兵士,側著身子,躺在略帶坡度的傾斜麵上,用胳膊支撐著上半身,諦視著正火線。
軍官說話的短短刹時,受傷的幾名流兵垂垂冇了動靜。
“東偏北310米,預備,放!”……
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口徑75毫米,炮管長2.5米(倍徑36倍),俯仰度-11°~+18°,程度角度擺佈各6°,最大射程6500米,炮口初速450米每秒,射速每分鐘3發,可裝填高爆彈、榴散彈、穿甲彈。
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於1888年3月列裝軍隊,巴拉圭戰役發作前,已組建7個營,漢軍總參謀部打算,至1892年年底,慢慢用建業七年式75毫米野戰炮,替代常備野戰軍中,緝獲或者采購的各種型中型火炮,實現輕型、中型火炮的國產化。
“炮擊達到了預定的目標。”75毫米炮虎帳營長周朝陽通過對敵軍前沿陣地的察看,做出評斷。
“噠噠噠”,衝鋒軍隊右火線,一處半頹的掩體下,放射出一道火蛇,阻斷了打擊的門路。